高高历山,有黍有粟。皇皇大舜,合尧玄德。
五典克从,四门伊穆。大道将行,天下为公。
临下有赫,选贤用能。吾皇则之,无斁无逸。
绥厥品汇,光光得一。千辐临顶,十在随跸。
大哉大同,为光为龙。吾皇则之,圣谋隆隆。
纳隍孜孜,考考切切。六宗是禋,五瑞斯列。
排麟环凤,披香立雪。四夷纳赆,九围有截。
昔救世师,降生竺乾。寿春亦然,万年万年。
高高历山,有黍有粟。皇皇大舜,合尧玄德。
五典克从,四门伊穆。大道将行,天下为公。
临下有赫,选贤用能。吾皇则之,无斁无逸。
绥厥品汇,光光得一。千辐临顶,十在随跸。
大哉大同,为光为龙。吾皇则之,圣谋隆隆。
纳隍孜孜,考考切切。六宗是禋,五瑞斯列。
排麟环凤,披香立雪。四夷纳赆,九围有截。
昔救世师,降生竺乾。寿春亦然,万年万年。
这是一首颂扬古圣帝王功德和美好愿景的诗歌。从内容来看,诗中先描绘了高耸的历山以及有黍有粟的丰饶景象,然后赞美大舜皇帝的伟大德行,将其比作尧帝的玄德,强调统治者以五典为准绳,四门宽厚,以此来体现大道将要普及天下的理想。诗中还提到临下有赫的光辉与选贤用能的英明,用意在表达帝王以德治国、不骄不躁的美好品质。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场景,绥厥相辅,千辐聚顶,十车随行,展现了一种大同盛世的景象。又强调帝王圣明的谋略,如隆隆之声。
在后续部分,诗人提及六宗的祈祷和五瑞的显赫,以及排麟环凤、披香立雪等美好祥瑞之物。四夷归顺,九围有截,显示了帝王德威所致的广大影响。
最后,诗中回顾昔日救世的圣人降生于竺乾,以及对寿春长久如万年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永恒盛世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