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
沾洒不濡地,埽除似无帚。
明霞烂复阁,霁雾搴高牖。
侧塞被径花,飘飖委墀柳。
艰难世事迫,隐遁佳期后。
晤语契深心,那能总钳口。
奉辞还杖策,暂别终回首。
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既未免羁绊,时来憩奔走。
近公如白雪,执热烦何有。
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
沾洒不濡地,埽除似无帚。
明霞烂复阁,霁雾搴高牖。
侧塞被径花,飘飖委墀柳。
艰难世事迫,隐遁佳期后。
晤语契深心,那能总钳口。
奉辞还杖策,暂别终回首。
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既未免羁绊,时来憩奔走。
近公如白雪,执热烦何有。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古寺中的生活情景。开篇“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表现了孩子们熟练地从井中汲水的情形,透露出一股生机与活力。“沾洒不濡地,埽除似无帚”则是对他们工作时的认真态度的描写,似乎连地面都未被水珠所濡。
接下来的“明霞烂复阁,霁雾搴高牖”展示了山中古寺的宁静与壮丽景象,而“侧塞被径花,飘飖委墀柳”则是对周围环境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然而,“艰难世事迫,隐遁佳期后”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无奈,他渴望在乱世中找到一份安宁。紧接着“晤语契深心,那能总钳口”表达了对内心交流和理解的渴望,但又似乎感到言语不足以表达心中的真实感受。
最后,“奉辞还杖策,暂别终回首”是诗人临行时的情感流露,他带着一根拐杖离开,又回头望去,流露出对这片山水的不舍。末尾“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则表达了对于世间纷扰与喧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位隐者在山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安宁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