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山看在眼,愁向暮山生。
驿舍清明雨,人烟芒砀城。
花飞急流尽,云起大河平。
一路茫茫白,归心乱旅程。
乡山看在眼,愁向暮山生。
驿舍清明雨,人烟芒砀城。
花飞急流尽,云起大河平。
一路茫茫白,归心乱旅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雨中的徐州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乡愁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句“乡山看在眼,愁向暮山生”,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远望家乡的山峦,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随着日暮时分,这份愁绪愈发浓重。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眼前的暮色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接着,“驿舍清明雨,人烟芒砀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雨中的驿站显得格外清冷,四周的人烟稀疏,城市也似乎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两句通过雨景和人烟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与迷茫。
“花飞急流尽,云起大河平”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急流中的花朵随水而去,云朵在大河之上缓缓升起,形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最后,“一路茫茫白,归心乱旅程”总结了诗人整个行程的感受。在雨后的道路上,一切都显得模糊而洁白,归家的心愿在旅途中变得纷乱而复杂。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又蕴含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刻,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翠竹笼烟,苍苔萤露,吹箫院落空明。
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
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
团栾影、鸥波眷属,认取前生。盈盈。
玉河渐转,偏组织西风,吹散双星。
怕五铢衣薄,指冷瑶笙。
懊恼梧桐多事,千万叶、总是秋声。
黄昏也,思量旧欢,耐尽残更。
平原碎碾凄迷影,轻随画轮移去。
瘦借烟肥,昏怜雾隔,红晕马蹄尘土。残更四五。
正一点心焦,闷天难曙。
闪过垂杨,短长亭外数星聚。
高楼今夜睡未,料香篝倦倚,清梦谁煮。
翠袖占花,金钗剔焰,应念荒寒愁旅。纱笼细补。
浑不是罗帷,少年听雨。照醒离魂,不眠人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