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西湖柳,清阴满画楼。
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
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
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
伊昔西湖柳,清阴满画楼。
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
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
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湖春景图。"伊昔西湖柳,清阴满画楼"一句中,“伊昔”表时间之远,而“西湖柳”则是西湖特有的自然风光。“清阴”给人以凉爽之感,"满画楼"则暗示诗人所居之处四周环绕着如画的美景。
"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这两句交替描写了白天与夜晚的不同景象。"午凉"指的是午后清爽的气候,而"欺舞扇"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这个时候使用扇子以避暑的行为;"晚雨"则是夜幕降临之际,细雨绵绵的景色,而"系渔舟"则描写了雨中渔人的小船被系泊于岸边的情景。
"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一句通过花落无人问津,反映出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悲凉之感。"春尽"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而"花无主"则是比喻诗人自己的孤独与失落;"风寒叶自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的情绪。
最后,"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六桥"是西湖上的著名景点,而"今在否"则是在询问这些景观是否依然存在;"空惜旧时游"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欢乐时光无法重现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吴越清明四十年,可曾归梦搅清眠。
楼头欲与仲宣语,蓦地一声啼杜鹃。
陶器承昆珉,猎猎散绿丝。
饮以一杯水,卒岁长如斯。
露叶矗锋锷,霜根蟠崄巇。
昌阳欲论功,十驾不得追。
松柏脚踏土,并驱仍背驰。
寒苦我所安,泉石皆闻知。
岂意泉石间,得此偿心期。
澡濯冀怀新,疏剪贵适宜。
芳洁日以薄,潜逐炎凉移。
谓我水太清,汝便清涟漪。
抑我水太浑,古井非污池。
孤根要特立,晚节须坚持。
贞姿或不返,终当怨尤谁。
春葩与秋芗,擅美固有时。
西风一摇落,不死将安之。
亦足观物化,亦足为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