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贤静广州,信为天下贞。
屈兹大将佐,藉彼延阁英。
声动柳吴兴,郊饯意不轻。
吾知段夫子,高论关苍生。
处以德为藩,出则道可行。
遥知南楼会,新景当诗情。
天高林瘴洗,秋远海色清。
时泰罢飞檄,唯应颂公成。
硕贤静广州,信为天下贞。
屈兹大将佐,藉彼延阁英。
声动柳吴兴,郊饯意不轻。
吾知段夫子,高论关苍生。
处以德为藩,出则道可行。
遥知南楼会,新景当诗情。
天高林瘴洗,秋远海色清。
时泰罢飞檄,唯应颂公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奉陪杨使君顼送段校书赴南海幕》。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段校书一同前往南海的场景,以及对朋友高洁品格和才华的赞美。
“硕贤静广州,信为天下贞。”这一句表达了对段校书在广州任职期间其清廉公正形象的肯定,这里的“硕”字形容其德行之高洁,而“静”则暗示其处事不惊的态度。
“屈兹大将佐,藉彼延阁英。”这里作者用了历史上的伟人来比喻段校书的地位和才能,“屈”指的是古代的大臣屈原,其忠诚和才华在此被用来映衬段校书。
“声动柳吴兴,郊饯意不轻。”诗中的“声动”表明段校书的名声远播,而“郊饯意不轻”则是说他的离别之情并不简单,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出作者与段校书之间的情谊。
“吾知段夫子,高论关苍生。”这句中,“高论”显示了段校书的学识和见解非凡,而“关苍生”则是说他的思想境界超脱尘世,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状态。
“处以德为藩,出则道可行。”这里强调了段校书以德行作为防护,以正道作为行动指南。
“遥知南楼会,新景当诗情。”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南楼之会的期待,以及这种美好场合应当激发诗人情感和灵感。
“天高林瘴洗,秋远海色清。”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突出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清新,这也是对段校书赴任南海之行的一种美好祝愿。
“时泰罢飞檄,唯应颂公成。”最后一句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中,对段校书能够展现其才华的欣慰,以及对他事业成功的期待和赞颂。
中秋有佳月,名酝来海康。
海康太守贤,怜我持空觞。
远分十具至,呼儿唤邻墙。
坐客尽饮流,一举空罍缸。
酒酣对明月,不藉灯烛光。
移席俯清流,照我两鬓霜。
海北与海南,各在天一方。
我老归无期,两地遥相望。
宴坐桄榔庵,守此岁月长。
愿子一咄嗟,跨空结飞梁。
度此往来人,鱼盐变耕桑。
篱边白衣来,莫待菊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