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无古今,松柏有岁年。
不为时所易,讵将春共妍。
兹轩号宜晚,庭除带林泉。
胜地惬高爽,闲门谢啾喧。
青红复苍翠,山光杂溪烟。
懿彼轩中人,阅世情淡然。
明霞晕晴颊,微霜点秋颠。
开口无别语,娓娓羲皇前。
膝上玉雪弦,手中瑶华编。
予每与谈笑,高怀欲腾骞。
馀年释尘缨,休佚谅所便。
为我赋招隐,毋云孤愿言。
青山无古今,松柏有岁年。
不为时所易,讵将春共妍。
兹轩号宜晚,庭除带林泉。
胜地惬高爽,闲门谢啾喧。
青红复苍翠,山光杂溪烟。
懿彼轩中人,阅世情淡然。
明霞晕晴颊,微霜点秋颠。
开口无别语,娓娓羲皇前。
膝上玉雪弦,手中瑶华编。
予每与谈笑,高怀欲腾骞。
馀年释尘缨,休佚谅所便。
为我赋招隐,毋云孤愿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生活画卷,通过“宜晚轩”这一独特空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青山无古今,松柏有岁年”,以青山和松柏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不朽,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超然态度。接着,“不为时所易,讵将春共妍”,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恒久不变,与世俗的浮华形成对比。
“兹轩号宜晚,庭除带林泉”,点出了“宜晚轩”的位置和环境,这里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接下来,“胜地惬高爽,闲门谢啾喧”,更加强调了此地的宁静与高雅,是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
“青红复苍翠,山光杂溪烟”,描绘了宜晚轩周围的自然景色,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而“懿彼轩中人,阅世情淡然”,则将视线转向轩中之人,这位人物超脱世俗,心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
后半部分,“明霞晕晴颊,微霜点秋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以及季节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人物的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后,“开口无别语,娓娓羲皇前”,表明了人物与世无争、追求自然真谛的生活态度,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与先贤对话。
整首诗通过对宜晚轩及其主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精神境界。
上元太微宫,昭昭列象布苍穹。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傍,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坐于中正。
幸臣太子并从官,乌列帝后从东定。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
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
两面宫垣十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
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云雨。
少微四星西南隅,长垣䨥䨥微西居。
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宿心不复归,流年抱衰疾。
既成云雨人,悲绪终不一。
徒忆江南声,空录齐后瑟。
方绝萦弦思,岂见绕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