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閒不与少年宜,领得天恩又较迟。
忙要著书容补世,君王会有诏行时。
乞閒不与少年宜,领得天恩又较迟。
忙要著书容补世,君王会有诏行时。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杨君谦辞官归隐之事为背景,表达了对杨君能够顺应天意、从容致仕的羡慕之情。"乞閒不与少年宜",沈周赞赏杨君在适当的年龄选择了退隐,显示出他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领得天恩又较迟",暗指杨君得到这样的机会相对较晚,但更显得他淡泊处世,不急于求进。"忙要著书容补世",杨君选择著书立说,以知识和学问来弥补社会,这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诗人期待君王会适时发布诏令,认可并尊重杨君的选择,暗示了对杨君高尚人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赞美杨君的明智决定和高尚情操,表达了对退休生活的向往和对杨君人生态度的敬佩。沈周的笔触简洁而深沉,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多羡新楼上,公馀写望闲。
数峰迷华岳,一面是商山。
棋暗幽云过,檐喧宿鸟还。
万重苍翠里,百尺泬寥间。
岚破分樵径,沙明认钓湾。
望秦晴矗矗,清洛夜潺潺。
平远长安道,微茫函谷关。
吟哦生古意,图画寄朝班。
何日随高步,乘秋豁病颜。
销忧吾祖事,会待共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