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冈前高座寺,犊车曾向此徘徊。
清谈未解倾人国,更引番僧度海来。
石子冈前高座寺,犊车曾向此徘徊。
清谈未解倾人国,更引番僧度海来。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曾极游历石子冈前的高座寺时的情景。他回忆起过去曾乘坐犊车在此地驻足,暗示着寺宇的历史与过往的繁华。诗人提到寺中的清谈未能吸引住众人,但反而吸引了远方的番僧前来,这可能暗示着佛法的深远影响力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以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东方云海何所无,千奇万状雄牙须。
风腥雨卤懒下箸,尽与海月为仆奴。
沧波万古照明月,化为团团此尤物。
混然别有一太虚,七窍不施斤斧力。
不辞支解充君须,照君胸中五车书。
清光半食入肝肺,雄文径欲诛蟾蜍。
一轮上下波心白,几误谪仙沦醉魄。
为君挂席拾溟海,海岳楼头斫冰雪。
度水穿沙,侵肌砭骨,野风惊骤。
声嘶万马,梦里疑无疑有。
遍南枝、乍含冻荑,路回岭表新鸿瘦。
是紫云大漠,寥天寒籁,破空来后。依旧诗魂逗。
怕倦拥重衾,吴棉冰透。尖叉韵险,暂与消磨樽酒。
听边笳、催起暮愁,倒飞镜扑霜信又。
运陶钧、气转阳生,待腊先舒柳。
画帘卷,匝地残红废绿初过雨。
问燕莺何事,竞将百五。韶光分付。愿梦云长驻。
梨花弄色杨枝舞。怅望里还是,泪满天涯歧路。
被流尘阻。甚银河、清浅来时,佩玉珊珊,留枕漫赋。
千金换得春宵,劝春归、怕听啼宇。
渺予怀、当载榼寻芳,援琴按谱。
几簇幽兰发,空山相慰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