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水穿沙,侵肌砭骨,野风惊骤。
声嘶万马,梦里疑无疑有。
遍南枝、乍含冻荑,路回岭表新鸿瘦。
是紫云大漠,寥天寒籁,破空来后。依旧诗魂逗。
怕倦拥重衾,吴棉冰透。尖叉韵险,暂与消磨樽酒。
听边笳、催起暮愁,倒飞镜扑霜信又。
运陶钧、气转阳生,待腊先舒柳。
度水穿沙,侵肌砭骨,野风惊骤。
声嘶万马,梦里疑无疑有。
遍南枝、乍含冻荑,路回岭表新鸿瘦。
是紫云大漠,寥天寒籁,破空来后。依旧诗魂逗。
怕倦拥重衾,吴棉冰透。尖叉韵险,暂与消磨樽酒。
听边笳、催起暮愁,倒飞镜扑霜信又。
运陶钧、气转阳生,待腊先舒柳。
这首《琐窗寒·寒流》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其词风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冬日寒流中的凄美景象。
开篇“度水穿沙,侵肌砭骨,野风惊骤”,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寒流的凛冽与无情,水流穿过沙地,直入肌肤,野风呼啸,令人不寒而栗。接下来,“声嘶万马,梦里疑无疑有”一句,将寒流的声音比作万马奔腾,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
“遍南枝、乍含冻荑,路回岭表新鸿瘦”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荒凉,南枝上的嫩芽在严寒中显得格外脆弱,新鸿(即新来的鸿雁)也因寒冷而显得瘦弱不堪。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是紫云大漠,寥天寒籁,破空来后”通过“紫云大漠”、“寥天寒籁”等意象,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沙漠与天空,以及寒风的呼啸,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而“破空来后”则暗示了寒流的突然降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依旧诗魂逗”一句,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即使面对严寒,诗人的精神依然坚韧不屈,充满生机。“怕倦拥重衾,吴棉冰透”则通过描写诗人对温暖的渴望,进一步凸显了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孤独。
“尖叉韵险,暂与消磨樽酒”中,“尖叉韵险”形容词句的巧妙与复杂,而“暂与消磨樽酒”则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景,试图在寒冷与孤独中寻得一丝慰藉。
最后,“听边笳、催起暮愁,倒飞镜扑霜信又”描绘了边塞笳声催起的暮色愁绪,以及霜雪纷飞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作的悲凉氛围。“运陶钧、气转阳生,待腊先舒柳”则在结尾处展现了一丝希望与生机,预示着尽管当前寒冷难耐,但春天终将到来,万物复苏。
整首词通过对冬日寒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词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行役宛叶间,路入昆阳城。
滍水抱城左,荡漾东南溟。
川源入四顾,盘互多冈陵。
城颓削悬崖,草深恶鸱鸣。
嗟尔一抔土,当此百万兵。
莽图十九年,聚此天为坑。
王者况不死,千骑惊龙腾。
汉业兆丰沛,赤符此中兴。
创复两不易,山川贲雄名。
东南遥相望,盘盘两神京。
千年事云散,草木含威灵。
野人无所知,城边事春耕。
扶犁上废垒,陇亩纵复横。
只应怀古士,千古怆馀情。
江空暮云合,岁晚雪霰多。
佳人美无度,严装径相过。
夜宴芝云馆,明发玉山阿。
繁声落虚溜,急袖翻回波。
客有子曹子,调笑春风歌。
歌终易离别,别去愁蹉跎。
相思梅花发,不饮当如何。
房星下饮瑶池清,神光夜化花龙精。
东风满背骑不得,冰痕净洗黄鱼腥。
斑斑朱英点晴雪,滴滴真珠汗凝血。
高蹄蹴蹋花雨香,仰面嘶春春正热。
周家穆满游玄圃,万里西驰觐王母。
青丝系树摇玉珂,锦绣丛中五云舞。
归来复入玄都观,紫陌韶华政零乱。
天闲不数连钱骢,路人只作文彪看。
天台九曲溪流芳,解鞍春水浮丹光。
刘郎牵入落花去,扑面玉鞭蝴蝶忙。
风流自许王武子,未信叔痴痴不语。
千年骏骨作铜声,燕昭台高金似土。
何年伐石驾危桥,鲸浪翻江白雨飘。
势控三吴虹倒影,气吞七泽水通潮。
重渊有怪犀难照,蔓草无名火不烧。
伯国黄金闻铸像,王门白玉想为标。
功成海上身先退,脍熟江东兴可邀。
岁月几何流水逝,山川如旧古人遥。
鸿飞矰缴何由篡,鹤去樊笼不可招。
浩荡扁舟归鉴曲,寂寥方丈似中条。
越人尚以鸡为卜,楚俗相传鹏类鸮。
自把文章论倚伏,敢将交态较淳浇。
五湖烟景随时异,万里风萍触处漂。
却忆春晖楼上去,为君裁取玉为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