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初月照藤涌,参差荔子横低空,连天水色露华浓。
露华浓,歌婉转。寄相思,天苦远。
朦胧初月照藤涌,参差荔子横低空,连天水色露华浓。
露华浓,歌婉转。寄相思,天苦远。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月夜的美丽画卷。朦胧的初月洒在藤蔓之上,藤蔓仿佛被月光浸染,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参差错落的荔枝树横跨于空中,它们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生动。连绵的水面在月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层浓重的露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层薄雾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露华浓”一句,不仅描绘了露珠在月光下的璀璨,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歌婉转”,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月夜下的轻柔歌声,或是内心深处的思绪随风飘荡,如同那月光下的藤蔓和荔枝树,自由而悠扬。
“寄相思,天苦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天各一方,但这份情感却如同这月夜下的美景一般,深沉而持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月夜的江南,感受着那份独特的诗意与情感。
安乐窝中,庆华发、苍颜七十。
生处好、十分清瘦,仙风道骨。
自古天教仁者寿,只今人饮贤人德。
更一年、两度腊嘉平,垂弧夕。华堂上,灵椿匹。
兰庭下,孙枝七。望芹翁次第,年超八秩。
欢伯便同分玉髓,河儿不用闰瑶笈。
记醉时、三万六千场,从今日。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
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
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
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
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
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
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