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古冢竟谁穿,虚传锢最坚。

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

长夜俄看月,幽台不掩泉。

须知摸金者,亦到汉陵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hànshìzhōng
míng / gāo

zhǒngjìngshuí穿chuānchuánzuìjiān

xiāochūshíshòuxiǎoyóumián

chángékànyuèyōutáiyǎnquán

zhījīnzhědàohànlíngqiá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盗发汉侍中许彧墓》描绘了一幅盗墓现场的场景。首句“古冢竟谁穿”,以疑问语气揭示了墓葬被盗的惊奇,暗示了墓主人身份的尊贵。次句“虚传锢最坚”则暗示了墓室防盗设施的坚固,然而盗贼还是找到了突破点。

第三句“玉鱼宵已出”,玉鱼是陪葬品,夜间被盗出,显示出盗墓活动在暗中进行。“石兽晓犹眠”进一步描绘了墓地的宁静被打破,石兽似乎还在沉睡,却不知实则已被扰动。

“长夜俄看月”描绘了盗墓者在深夜行动,抬头望见明月,可能寓意着他们不顾一切的决心。“幽台不掩泉”则暗示墓穴的入口被打开,泉水不再被掩盖,象征着死者的安宁被侵犯。

最后两句“须知摸金者,亦到汉陵前”,“摸金者”是对盗墓者的代称,诗人借此告诫世人,即使是号称擅长盗墓的“摸金校尉”,也未能逃脱对历史遗迹的亵渎,表达了对古代文明遗产被破坏的惋惜和警示。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既展现了盗墓活动的神秘与紧张,又寓含了对历史尊重与文物保护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放歌行

窃钩者诛,窃国者王。仁义资乱,道岂不臧。

代秦者吕,袭楚者黄。巍巍国君,大盗在傍。

谓尺何短,谓寸则长。此不可度,彼何可量。

兽殪罟裂,鸟尽弓藏。智勇既殚,躯乃见殃。

谗巧为忠,直夫称狂。出门异趋,毁誉曷常。

乐不可极,忧来无方。游心冲虚,以保寿康。

(0)

采莲曲三首·其二

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

(0)

凉州词二首·其一

莽莽平沙雁不飞,马头谁复寄征衣。

欲看春色惟凭柳,柳叶初青人已归。

(0)

春日渡汉阳

春风淡微雨,了了见前川。

背水千家闭,连山百雉县。

莺啼江上树,人散渡头烟。

此日乘流者,羁思殊未捐。

(0)

湖上晚归

十里菰蒲水,连阡桑柘园。

湖天平石境,渔火出山门。

宋迹遗僧舍,苏堤接远村。

飞星斜过水,立马已黄昏。

(0)

读陈白沙诗

天风吹散铁桥花,白日江门卧钓槎。

欲问烟波旧消息,藤蓑今去落谁家。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