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
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
这首明代诗人常伦的《采莲曲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棹发千花动",船桨划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仿佛带动了周围的万千花朵摇曳生姿,画面富有动态美。"风传一水香",微风吹过,湖水带着莲花的清香四溢,营造出清新的意境。
"傍人持并蒂",描绘了采莲女子们手持并蒂莲,寓意着美好的爱情和相伴相随,增添了温馨的人情味。"含笑打鸳鸯",女子们面带微笑,轻盈地用莲叶戏弄着嬉戏的鸳鸯,展现了她们的活泼与快乐,也寓言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示了采莲的劳动之美,还传达了人与自然、爱情的和谐氛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情。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
还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
风烟雨雪阴睛晚,更何须,春风千树。
尽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
日晏山深闻笛,恐他年流落,与子同赋。
事阔心违,交淡媒劳,蔓草沾衣多露。
汀洲窈窕余醒寐,遗珮浮沈沣浦。
有白鸥淡月,微波寄语,逍遥容与。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
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记新楼试酒,上客回车,初识能歌。
几许怜才意,觉援琴意动,授简情多。
青鸾昼下缥缈,烟雾隔轻罗。
还自有人猜,素巾承汗,微影双蛾。
西陂千树雪,欲绝世乘风,下照沧波。
怪倚春憔悴,扁舟月上,草草相过。
少年翰墨相误,幽恨愧星河。
谁为语伶玄,秋风并冷双燕窠。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
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
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
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
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
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
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
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听都人共语,又还是、岁逢庚。
记今帖频催,衮衣将至,绣幰先迎。
笙歌六宫齐奏,到而今、犹唱贺升平。
千岁人间福本,天公著意看承。
秋深。
帘卷空明。
问西子,最宜晴。
喜新来多暇,玉醪龙炙,菊院花城。
明年耳孙头上,更君王、亲点泥金。
兜率摩耶住世,长看佛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