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梅下小池》
《赋梅下小池》全文
宋 / 任希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眼见梅花照玉堂,只今浓绿覆宫墙。

樛枝偃盖云千叠,下荫清池玉一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ixiàxiǎochí
sòng / rèn

yǎnjiànméihuāzhàotángzhījīnnóng绿gōngqiáng

jiūzhīyǎngàiyúnqiāndiéxiàyìnqīngchífāng

注释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玉堂:古代宫殿中的正厅,比喻显赫或尊贵的地方。
浓绿:深绿色,形容植物生长茂盛。
宫墙:古代皇宫的城墙,此处代指皇家建筑。
樛枝:向下弯曲的树枝。
偃盖:覆盖,像伞一样遮蔽。
云千叠:形容树木繁茂,层层叠叠如云。
清池:清澈的池塘。
玉一方:形容池塘水面如玉般明亮。
翻译
眼前梅花映照着玉堂,如今翠绿浓郁覆盖了宫墙。
弯曲的树枝如云层叠叠,下方遮蔽着清澈的池塘,宛如一块碧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眼见梅花照玉堂,只今浓绿覆宫墙"两句,通过对比梅花与玉堂、浓绿与宫墙的鲜明对照,展现了梅花在阳光下的洁白和生机,以及它覆盖在古老宫墙上的壮丽景象。诗人用“只今”二字,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景致的赞叹和留恋。

"樛枝偃盖云千叠,下荫清池玉一方"两句,则描绘了梅花枝头如云朵般蓬勃生长,它们的影子投射在清澈的池水之上,如同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石。这里,“樛枝”指的是梅树的枝条,"偃盖"形容它们覆盖的样子,“下荫”则是从正面描绘它的影子,而“云千叠”和“清池玉一方”,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梅花这一传统题材的独到处理。

作者介绍

任希夷
朝代:宋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
猜你喜欢

金陵凤凰台

龙虎势称雄,凤凰台望浓。

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

平野频烽火,孤城半稑穜。

丹楹傍萧寺,尘扆识高宗。

(0)

义役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

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

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

富者产日聚,贫者税不㨏。

懦者畏如鼠,强者虎而翰。

选以流水法,物力匪一般。

否则白脚差,又有丁户单。

龉龃常不齐,可充凡若干。

今之凫鹜辈,舞文过于残。

往往凭一纸,火急追至官。

曰汝充保副,诘奸不停鞍。

曰汝任户长,催科不容餐。

稍或稽听命,怒诃裂巾冠。

长官一不察,扬波助其澜。

箠械微完肤,路行为悲酸。

平民如冤苦,回睇生理乾。

事势不获已,交兴争讼端。

甲寻乙之后,乙搜甲之瘢。

碎家犹未平,宁复生聚欢。

仁人一动心,不作秦越看。

奏曰举义役,少舒民力刓。

而我贤令尹,风流谢家兰。

和气春可掬,冰壶照人寒。

一班试政事,暂辍登金鸾。

譬如奏庖刀,所至悉髀髋。

黄童共白叟,环坐相团圞。

不图见良法,喧哗绝愁叹。

顾愚庸且陋,末学事邯郸。

所恨乏良策,持以贽识韩。

一部淳熙书,井井不可刊。

更观义役行,始自陈淳安。

(0)

清明

避难不知寒食,和愁又过清明。

都下纷纷跃马,湖边恰恰啼莺。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七十七

第八筵开在北亭,三宫丰燕已恩荣。

诸行百戏都呈艺,乐局伶官叫点名。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十

锦帆百幅碍斜阳,遥望陵州里许长。

车马争驰迎把盏,走来船上看花娘。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四十四

篷窗倚坐酒微酣,淮水无波似蔚蓝。

双橹咿哑摇不住,望中犹自是江南。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