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仙仗晓班催,日上彤章宝扇开。
雷动乾坤三祝寿,春生雨露九霞杯。
元年新记黄龙瑞,重译今传白雉来。
从此南荒深感德,不劳铜柱立崔嵬。
玉阶仙仗晓班催,日上彤章宝扇开。
雷动乾坤三祝寿,春生雨露九霞杯。
元年新记黄龙瑞,重译今传白雉来。
从此南荒深感德,不劳铜柱立崔嵬。
这首元代诗人黎崱的《侍宴》诗,描绘了宫廷中盛大的宴会场景以及对国家祥瑞的颂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君主英明的赞美之情。
首句“玉阶仙仗晓班催”,以“玉阶”、“仙仗”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暗示着宴会的庄重与尊贵。“晓班催”则点明了时间的早,预示着宴会的隆重与重要性。接下来,“日上彤章宝扇开”一句,通过“日上”、“彤章”、“宝扇”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辉煌与壮观,同时暗含着日出东方、国运昌盛之意。
“雷动乾坤三祝寿,春生雨露九霞杯”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宴会的气氛巧妙结合,表达了对君主长寿、国家繁荣的祝愿。其中,“雷动乾坤”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威严,“春生雨露”则寓意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而“九霞杯”则是对宴会奢华场面的生动描绘,同时也寄托了对君主恩泽广被、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元年新记黄龙瑞,重译今传白雉来”两句,通过“黄龙瑞”和“白雉来”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祥瑞与吉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黄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白雉则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珍禽,两者的出现都预示着国家的昌盛与和平。
最后,“从此南荒深感德,不劳铜柱立崔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效果的肯定与赞扬。通过“南荒”这一偏远之地的改变,说明了国家政策的深远影响,而“不劳铜柱立崔嵬”则形象地说明了国家治理的高效与成功,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国家祥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君主英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元代宫廷文化的特点和诗人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望。
春来离思,正楼台灯火、香凝金戟。
扬子江头嘶骑拥,杨柳花飞留客。
枚乘声名,谪仙风韵,更赋长相忆。
酒阑相顾,起看月堕寒壁。
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燕雁横空梅蕊乱,醉里隔江闻笛。
白发逢春,湖山好在,一笑千金直。
待君归诏,买船重话畴昔。
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
山下孤城,水边翠竹,鶗鴂声千转。
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
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
青云赋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阴满院。
飞絮随风,马头月在,翡翠帷空卷。
平湖烟远,斜桥雨暗,欲寄短书双燕。
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