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鼓摐摐奏雅寅,不须人日始成人。
金屏玉帖迎青令,甲子中元第一春。
腊鼓摐摐奏雅寅,不须人日始成人。
金屏玉帖迎青令,甲子中元第一春。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诗人以“腊鼓摐摐奏雅寅”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腊月末尾时分,人们迎接新年的热烈气氛和对传统节令的尊重。鼓声“摐摐”而起,仿佛在宣告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接着,“不须人日始成人”一句,巧妙地将立春与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认为这天是人的生日)联系起来,表达了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也是生命活力的象征,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不必等到人日,春天的到来就已经让人感受到新生与成长的气息。
“金屏玉帖迎青令,甲子中元第一春”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与庄重。金屏玉帖,代表着华丽与精致,预示着新年新气象;“青令”指的是春季的来临,这里用“青令”来指代春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通过“甲子中元第一春”,强调了立春在一年中的重要地位,它是甲子纪年中的第一个春天,标志着新的循环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立春这一节气的独特魅力,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和美好祝愿。
燕台黯故国。太息春芜成景物。情怨不胜竟夕。
甚宵蜡渐灰,风幡殊色。神山咫尺。
问梦中、谁与传笔。人间事,轻尘转毂,俯仰万缘寂。
虚掷。玉楼金勒。换几许、红颦翠泣。鹃声愁满广陌。
旧燕新莺,一例如客。乱云迷直北。
怕画里、秾华异昔。禁吟望,江南花落,一醉已头白。
毗邪丈室,尽销除客慧。来往天花本游戏。
甚鬓丝、禅榻轻飏茶烟,忘不了、十载怨红颦翠。
伤春惊刻骨,我亦愁人,断梦三生费清泪。
独茧自缠绵,解脱繁丝,还倚仗、莲台香偈。
好打叠、前尘付双修,漫长簟、空房更伤孤寄。
古艳霏青,奇光黝紫,毫端劲气盘旋。
几历沧桑,龙文小蚀蛮笺。
乌丝格、半销兵燹,精灵满纸云烟。
拾残烽,洗刷泥尘,碎铺琼编。
宝书天上原珍重,换蚕眠旧制,一字双缣。
断墨零香,从教手泽长延。
辛勤几次搜罗遍,幸留将、翰墨因缘。
善相承,饭颗山头,风雨年年。
桃叶情根,柽丝恨结,一枝抽影春红。
照眼芳华,谁知也费东风。
牡丹开后天香满,漫商量、婪尾杯浓。
未愁伊、山冷燕脂,芳事悤悤。
曲江黯淡飞胡蝶,想罗裙艳化,绛管图工。
还伴樱桃,娇妍摘映筠笼。
酸多莫怯歌欢子,长红心、草亦怜侬。
暗销磨、粉艾茸蒲,廿四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