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shīyùnsòngbiǎochéngshūkuízhōuyùnpàn
sòng / shì

shēngjiùshìcuītuícāngyán

bìngwèidōngzhūhóuchángjiājiāngshān

hánsōngshíhuāānchāhuán

wéijiānglǎoxiàoróngjiān

shèntiāndànmán

guàguānwèimàodānghuòxián

zhuōjìncáigāomìngjiānwán

wànzhōuxíngjiǔzhéwān

zhòngshìxīndàoōuchénhuán

suìwǎnjiāxiāngqiǎnshēngzhēnjiān

翻译
与亲族们,衰老容颜共现。
同为东方诸侯,共享这片美好河山。
寒冬松树无花朵,怎可插于发髻间。
唯有长寿不老,笑对世间荣枯变迁。
我像白乐天,只是缺少那份天真。
未至老态龙钟,希望能有十年清闲。
你也难求仕途晋升,才华出众却命运坎坷。
如同巨舟过弯,历经重重困难。
仲氏新悟大道,目光如洗涤尘世。
年末归乡之路,切勿让杂草丛生。
注释
甥舅氏:指甥儿、外甥和舅父等亲戚关系。
摧颓:形容衰老、颓废。
东诸侯:指东方的诸侯或有权势的人。
佳江山:美好的山水风景。
寒松:常绿乔木,象征坚韧。
髻鬟:古代妇女的发髻。
老不死:长寿,不老。
一笑:微笑,轻松面对。
蛮:这里指未经开化的状态。
挂冠:辞官,隐退。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
一纪:十二年。
进取:追求仕途或进步。
坚顽:固执,难以改变。
万斛舟:形容大船,比喻人有大志向或才能。
九折湾:曲折的水道,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仲氏:姓仲的人。
一沤:佛教术语,指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目尘寰:目光穿透尘世,形容洞察力强。
榛菅:杂草,比喻荒芜或未开发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诗中表现了对亲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理想的寄托。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这两句通过描绘家庭成员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摧颓”指的是年纪渐长,“苍颜”则是形容岁月给脸上留下的痕迹。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亲人一同欣赏和保护美好的自然风光的愿望。“东诸侯”可能指的是远方的贵族或高官,“佳江山”则是对美丽景色的赞叹。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这里借用了寒松和无花季节来比喻岁月的流逝以及人生的寂寞。诗人通过询问如何能在这样萧瑟的环境中找到装饰头发的花朵,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这两句则是诗人面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尽管外界的荣华可能会凋零,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内心的从容与自得。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这里诗人自比为古代隐逸者乐天,表明自己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然而,“但无素与蛮”则显示了诗人虽然有这样的理想,但现实中可能并非如此。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退隐愿望,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刻卸下官职的重担,获得一段平静的生活时光。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这里是对亲人或弟子的勉励和赞美,表明他们虽然能力不凡,但命运多舛,需要更加坚韧不拔地前行。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这两句以大船航行在曲折的河道中来比喻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挑战。诗人鼓励亲人或弟子要像那艘坚韧不拔的大船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考验。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这里可能是在提及某位友人的学术成就或精神追求。诗中通过描述他们的智慧和见识来表达对他们的赞赏。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年迈时光中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希望不要让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侵扰到个人的平静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亲情的寄托以及个人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金相寺三首·其二

已爱观音远俗尘,鹫峰林壑更清新。

不辞遍历安禅地,要使溪山识主人。

(0)

句·其二

今日桐城王刺史,异时遗爱在吾州。

(0)

仙岩即事

孟月摄提指,春游初服成。

招寻追旧迹,涉历憩孤情。

暂尔谐心赏,相从念友声。

丹房探不远,吾欲悟无生。

(0)

中和楼

愁少怜诗酒,閒多忽簿书。

登楼当白昼,冯槛看清滁。

风急移凉榻,云归想故庐。

往来桥上客,谁得见长鱼。

(0)

直院自言愿所以相拯之意有非毫楮所可宣者归途口占一绝为寄

倾国佳人默怨天,红颜过了拜尊前。

世家大族多兄嫂,独得公姑分外怜。

(0)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其六

塞空春意总分明,桃李无言却混成。

刚被幽禽知此意,风前拈出两三声。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