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其二》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0)
翻译
眉头紧锁藏着深深的恨意,即使写出诗句也不妨保持清新。
雨后寒气驱散了雾霭,饥饿的乌鸦在雪覆盖的城市上空飞舞。
桥边集市的喧嚣随着春天离去而消散,夜晚淮河的水面映照着塔影。
无需点残烛照明,船窗透出的光亮足以照亮深夜。
注释
攒眉:皱眉,表示愁苦或不满。
恨:强烈的不满或怨恨。
得句:得到佳句,创作出诗。
清:清新,不俗。
霁雾:雨过天晴后的雾气。
寒谷:寒冷的山谷。
饥鸦:饥饿的乌鸦。
雪城:被雪覆盖的城市。
桥声:桥边市场的嘈杂声。
春市散:春天集市的结束。
暮淮平:傍晚时分淮河水面平静。
残灯火:即将燃尽的灯火。
船窗:船舱的窗户。
夜自明:夜晚自然明亮。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作者以深沉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将雪中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交织在一起。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这里,“攒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而“得句”则是指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这些情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寻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霁雾”指的是天气晴朗,“开寒谷”则是山谷在冬日阳光下的温暖与生机。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桥声”可能指的是雪中行走的声音,“春市散”则是即使在严冬,也能感受到初春的气息。至于“塔影”,诗人可能是在描绘一幅静谧的画面,而“暮淮平”则表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光亮,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充满了光明和智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一幅冬日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登文星台

春酒百壶春日开,东风扶我上文台。

乾坤无处着双眼,秖对云山舒壮怀。

(0)

赠柏谷山人

窈窕柏谷原,中有食柏客。

不笑亦不语,往来无行迹。

(0)

村居秋夜即事二首·其一

丰草随鸠杖,长林自鹖冠。

竹风轻袅袅,花露白团团。

秋晚雕胡饭,夜凉芋栗盘。

□儿温笑语,来去问加飧。

(0)

白云樵者二首·其一

赤城花落扫春氛,夜夜仙人弄白云。

杂佩幽兰何处得,洞庭明月问湘君。

(0)

酬助甫二首得楚圻二字·其二

赤珠射斗牛欲圻,相逢疑是鲛人宅。

忽然洒酒作江湖,明月长吹千里碧。

(0)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其一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犹自出天根。

奇峰断石频停马,绝壁枯枝乱挂猿。

桂树千秋怀旧国,浮云何处望中原。

蓬莱东去未为远,吾欲簌风叩日门。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