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送别蒿里,游魂向何方。
荣名耀当世,宝玉悬中堂。
宾从临高坟,子孙哭两傍。
黄泉无贵客,不如贫贱良。
贱士营身薄,观化同雪霜。
蚤将近死心,万感皆荒唐。
近死心不死,年年冬夜长。
劝君莫忧贫,但看死贵人。
送送别蒿里,游魂向何方。
荣名耀当世,宝玉悬中堂。
宾从临高坟,子孙哭两傍。
黄泉无贵客,不如贫贱良。
贱士营身薄,观化同雪霜。
蚤将近死心,万感皆荒唐。
近死心不死,年年冬夜长。
劝君莫忧贫,但看死贵人。
这首诗《蒿里》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送别与死亡的主题。诗中通过对比荣名与贫贱、富贵与死亡,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送送别蒿里,游魂向何方”,开篇即以“蒿里”这一古代丧葬之地为背景,暗示了离别与死亡的临近,游荡的灵魂无所归依,引人深思。接着,“荣名耀当世,宝玉悬中堂”两句,以荣华富贵的象征——荣耀的名字和珍贵的宝玉,与之后的死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宾从临高坟,子孙哭两傍”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宾客围绕在高高的坟墓旁,子孙在两旁哭泣,展现了生死离别的哀伤氛围。“黄泉无贵客,不如贫贱良”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论生前地位如何,死后都是一样的归宿,突出了生命的平等性。
“贱士营身薄,观化同雪霜”则表达了对那些为了生存而努力挣扎的人们的同情,他们如同面对严寒的雪霜,生活艰辛。接下来,“蚤将近死心,万感皆荒唐”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即使接近死亡,内心仍充满各种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在死亡面前显得荒诞不经。
最后,“近死心不死,年年冬夜长”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劝君莫忧贫,但看死贵人”则是对读者的劝慰,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忧虑物质的贫乏,因为即便是富有的死者,在死亡面前也无能为力。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贫富、荣辱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建酉金为政,摇落草木衰。
除瓜陇亩净,邵平无米炊。
满家色藜藿,诗书不賙饥。
平生晁公子,正用此时来。
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
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破斧不能柯,况乃玉无疵。
危冠论百揆,备乐奏四时。
成功彼有命,用舍君自知。
收身渺江湖,岁晚白鸟嬉。
开径蒲苇中,倚锄望君归。
闭塞乃非道,不才当尔为。
簸船綪缆北风嗔,霜落千林憔悴人。
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
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
葛藟松千尺,寒泉绠百寻。
公朝有汲引,吾子茂徽音。
武库五兵森森,名驹万里駸駸。
英风爽气如林,读书凿井欲深,学道却要无心。
南鸿北雁年年客,有个生涯主不知。
撼动从来忧乐事,夜窗风叶响棠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