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西湖水,泉根暗入池。
鱼游如有翼,树老欲无枝。
前度故人去,一番新住持。
老僧扶杖出,但问孰相知。
城外西湖水,泉根暗入池。
鱼游如有翼,树老欲无枝。
前度故人去,一番新住持。
老僧扶杖出,但问孰相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拜访上方寺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城外西湖水,泉根暗入池”以西湖水和泉根入池起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鱼游如有翼,树老欲无枝”两句,通过鱼儿仿佛长了翅膀在水中自由游弋,以及老树似乎失去了枝叶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岁月的痕迹。
“前度故人去,一番新住持”则表达了对过往人事更迭的感慨,既有对旧友离去的怀念,也有对新事物到来的接纳。最后,“老僧扶杖出,但问孰相知”一句,通过老僧拄杖而出的形象,引出了对友情与知己的深深追寻,同时也暗示了在变化的世界中,寻找真正理解与陪伴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天道无长春,地道无常珍。
须禀中和气,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荆榛。
樗栎蓬蒿类,止能充恶薪。
既为万物灵,须有万物粹。
既无万物灵,徒分万物类。
欲出至珍言,须有至珍意。
欲彰至美名,须作至美事。
济时为美事,悟主为珍意。
奈何此二者,我独无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