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今年四十二,幸当尧舜圣明时。
堂中白发慈亲健,膝下红颜二子奇。
竹叶香浮春拍拍,棣花辉映日迟迟。
寸心为国虽无补,不愧皇天后土知。
腐儒今年四十二,幸当尧舜圣明时。
堂中白发慈亲健,膝下红颜二子奇。
竹叶香浮春拍拍,棣花辉映日迟迟。
寸心为国虽无补,不愧皇天后土知。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名为《自寿》。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家庭幸福、国家情怀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腐儒今年四十二,幸当尧舜圣明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年龄,同时表达了身处盛世的庆幸之情。“腐儒”一词自谦地指出了自己的学者身份,而“尧舜圣明时”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清明与和谐。
颔联“堂中白发慈亲健,膝下红颜二子奇”描绘了家庭的温馨画面。诗人以“白发慈亲健”表达对父母健康的感激,以“红颜二子奇”赞美子女的优秀,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颈联“竹叶香浮春拍拍,棣花辉映日迟迟”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竹叶的清香和棣花的光辉,分别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在美好时光中的心境。
尾联“寸心为国虽无补,不愧皇天后土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自我反省。尽管个人的努力可能微不足道,但诗人坚信自己没有辜负天地间的万物,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深情厚意,以及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