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前一日雪·其二》
《立春前一日雪·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

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

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

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0)
注释
历眼:放眼望去。
浃旬:十天。
山河大地:广阔的自然。
新:更新。
不成:没有。
过腊:过了腊月。
都无雪:没有下雪。
只隔:只差。
明朝:明天。
便是:就是。
剡曲:剡溪,古代浙江的河流。
年丰:丰收之年。
尧民:尧的时代比喻为仁政的百姓。
草亭:简陋的小草屋。
梅花外:梅花盛开的地方。
人间:人世间。
隔几尘:相隔一层尘埃,象征超脱或遥远。
翻译
满眼望去已近十日,山河大地焕然一新。
今年过了腊月也没下雪,明天就是春天来临。
半夜时分,会有人经过剡溪吗?丰收之年,到处都是仁政的百姓。
简陋的小草亭位于梅花之外,仿佛与人间相隔一层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前夕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新一年生机勃勃的期待和喜悦。开篇“历眼看看剩浃旬”透露出诗人在细数时间的流逝,准备迎接新的季节。“山河大地一齐新”则展现了大自然更新换代的壮丽画面。

中间两句“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通过对立春前夜未降雪的描写,强调时间的紧迫感和季节更迭的即将到来。这里的“腊”指的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份,即岁末。

接下来的“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则跳出了立春的具体时间点,转而描绘了夜晚有人路过山谷的情景,以及年成好时人民的欢乐与安康。这里的“尧”字用来形容百姓的安居乐业。

最后两句“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诗人设身处地,以一座草亭为观察点,通过对梅花的观赏,感慨于自己与世俗的距离。这里的“几尘”暗示了诗人的超脱和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境遇与世俗间距离的哲思。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长儿明洪十八岁生日口占示之·其四

母难兹辰泪满衣,九龄失恃怆慈威。

劬劳总赖诗书报,仁孝休令奉养违。

(0)

苦雨作·其二

一春阴雨春无昼,晴暖何因见艳阳。

亦有莺花在烟雾,风吹不作白头香。

(0)

胥江过玉镜台感赋·其一

忆共兰舟故里还,蛾眉画出是秦山。

菱花已殉黄泉去,玉镜荒台忍重攀。

(0)

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其五

礼加徐孺动南州,政暇还同烟水游。

鸾鹤只知能啸咏,一声寒作碧天秋。

(0)

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其二

翩翩白鹿夹车游,自得神君岁有秋。

谢眺最宜山水郡,金波丽句照炎洲。

(0)

咏史·其七

鱼皮种落在扶馀,妇女人人解射鱼。

持取小鱼为綵缕,绣成方领似芙蕖。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