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共兰舟故里还,蛾眉画出是秦山。
菱花已殉黄泉去,玉镜荒台忍重攀。
忆共兰舟故里还,蛾眉画出是秦山。
菱花已殉黄泉去,玉镜荒台忍重攀。
这首诗描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逝去之物的哀悼之情。首句“忆共兰舟故里还”,仿佛在回忆与心爱之人共同乘坐着装饰精美的小船,返回故乡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甜蜜。次句“蛾眉画出是秦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女子的美貌比作秦岭山脉,既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如同秦山般不可触及的遥远与神秘。
然而,美好的回忆很快被现实的残酷所打破。“菱花已殉黄泉去”,菱花在这里象征着女子的生命或爱情,如今却已逝去,如同落入黄泉,无法再复返。最后一句“玉镜荒台忍重攀”,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一悲惨结局时的无力与痛苦。玉镜象征着女子的纯洁与美好,而荒台则是她离去后的遗迹,诗人不忍心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哀伤的土地,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与哀悼。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往年三至滕王阁,年年阴雨舟中住。
今年发奋欲往游,泊舟衔尾难登路。
更棹小舟浮浪间,周回万舸终无罅。
日莫烟深何所之,仆夫皇恐舟人怒。
隔江似有三数家,掠浆斜飞向西渡。
软沙著屐恰已轻,野庙寻僧亦微趣。
回首却望章都门,明皇烁烁然灯初。
崇台似有行人趋,黄昏望绝不可呼。
珠帘画栋知有无,文采风流不到吾。
寸步有命今弗图,四上不至亦已夫,还及吾子寻欢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