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比古贤和自己目前的平凡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向往。开篇“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两句,借用孔子的学生颜回简约无华的生活来反映出诗人对古贤生活状态的赞美。接着,“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表明了颜回在贫困中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从而超越了物质的束缚。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则是诗人自谦,认为自己无法与古代圣贤相比。然而,“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显示了诗人对于目前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和平静接受现状的心态。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描绘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环境。接下来的几句“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欣赏和享受。
在“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他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忙碌的境界。而“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则是对当时季节特征的描绘。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一句,通过对比城市中的喧嚣与田园生活中的宁静,强化了诗人对于乡间生活的偏好。紧接着,“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得闲适之趣。
最后两句“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描绘了家乡的温馨和亲子之间的甜蜜互动,同时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颜回一样,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从而达到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神枢干元化,循环运阴阳。
善恶随气异,祸福竟何常。
朱均继尧舜,时事巳抢攘。
至人妙转移,霾曀回晶光。
祥麟踣大野,君子徒慨慷。
黄星照中原,天道遂披猖。
汗漫千百年,流潦浩滂滂。
否泰有倾覆,霖雨见朝阳。
惜无风与牧,乘时佐羲皇。
熙熙返大朴,济济垂衣裳。
鼎湖去不复,叹息空哀伤。
乔林有乌巢,好枝以为依。
巢中雏始生,乌父去不归。
慈母勤覆育,而无暂时违。
哺食日以肥,养翮日可飞。
焕如鸾凰文,矫若鹰隼威。
油然反哺心,真纯乃天机。
崇台霜满树,翔集迁高巍。
不然腾云衢,荣光托王畿。
晨出日未晞,夜归星正稀。
所思报劬劳,母德如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