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兴自不浅,秋声何复来。
树深寒易作,门僻晓慵开。
拟写江掩恨,惭非宋玉才。
素琴多雅调,稍理向池台。
野兴自不浅,秋声何复来。
树深寒易作,门僻晓慵开。
拟写江掩恨,惭非宋玉才。
素琴多雅调,稍理向池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野兴》。诗中描绘了诗人独处野外,感受秋日之景的情境。首句“野兴自不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接着“秋声何复来”则引出秋风萧瑟的景象。随后,“树深寒易作,门僻晓慵开”两句,通过描写深邃的树林和僻静的门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接下来,“拟写江掩恨,惭非宋玉才”表达了诗人想要借江水抒发心中愁绪的愿望,但又自谦才疏学浅,难以如宋玉般才华横溢。最后,“素琴多雅调,稍理向池台”则以素琴为喻,暗示自己虽无宋玉之才,但仍有雅趣,愿意在池边弹琴,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的精神风貌。
天下无真儒,因之无善治。
昔人轸此忧,兴学以为亟。
圣远言既微,士风亦岁异。
终身学校中,不问学校字。
泰运转河汾,小泉振铎至。
卫道如保躬,造士如呼寐。
一朝西其辕,皇皇起众喟。
西方有美人,法堂树赤帜。
行矣共阐扬,斯文应日炽。
遗训芹泮间,有士揭而示。
大道终在兹,谁兮甘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