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三》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三》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草绿露沾衣,草衰风切肌。

物情非作异,人意强生疑。

岐动杨朱泣,丝添墨子悲。

知之何太晚,徒自泪淋漓。

(0)
注释
草绿:青翠的草。
露:露水。
沾衣:打湿衣服。
草衰:草木凋零。
风切肌:寒风吹透肌肤。
物情:事物的常态。
作异:变得异常。
人意:人心。
强生疑:无端产生怀疑。
岐动:在歧路上行走。
杨朱泣:杨朱哭泣。
丝添:丝线增加。
墨子悲:墨子感到悲伤。
知之:知晓这一切。
太晚:太迟。
徒自:徒然。
泪淋漓:泪流不止。
翻译
草地上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草木凋零寒风吹透肌肤。
世间万物并无异常,人心却无端起疑。
歧路旁杨朱落泪,墨子因丝线增加而倍感悲伤。
知晓这一切为何如此之晚,徒然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三)》,主要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触。首句“草绿露沾衣”写出了清晨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打湿了衣裳,展现了初秋的清新与湿润。接着,“草衰风切肌”则转而描述草木逐渐凋零,秋风刺骨,触动了诗人的肌肤,暗示季节的转换带来凉意。

“物情非作异”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非突然改变,而“人意强生疑”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即使面对自然的变迁,人们仍难以避免产生疑惑和不安。接下来的“岐动杨朱泣”引用了杨朱的故事,杨朱看到歧路而感伤,这里暗指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哀愁。“丝添墨子悲”则借墨子的悲悯情怀,表达诗人对世间疾苦的同情。

最后两句“知之何太晚,徒自泪淋漓”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领悟这些道理太迟,只能独自悲伤落泪,流露出深深的自我反思和无奈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清明雨

吾乡盛集昉何日,农具添新好助耕。

四顾田塍真富丽,十分风雨败清明。

冢虚麦饭鬼嗟馁,寺断香烟佛见轻。

万户粮空求接济,孰关民瘼祷天晴。

(0)

风花雪月

瓶中一枝花,天上一轮月。

花落月归天,风吹满地雪。

(0)

又和次杜秋兴八首·其一

萧然官舍亦园林,门径幽閒众木森。

潦尽池塘消积翠,云过睥睨结层阴。

丹枫又见催寒序,白雁难凭寄远心。

何事天涯增客思,每逢秋至拭清砧。

(0)

雨景

一夜风雷起,溪流处处通。

五湖天浩荡,烟水更冥濛。

(0)

上指挥俞良辅引

将军开国之武臣,早附凤翼攀龙鳞。

烟云惨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轮。

前年领兵下南粤,眼底群雄尽流血。

马蹄带得淮河冰,洒向江南作晴雪。

潮阳僻在南海濒,十载不断干戈尘。

客星移处万里外,天子亦念遐方民。

将军高名迈前古,五千健儿猛如虎。

轻裘缓带踏地来,不减襄阳晋羊祜。

此时特奉圣主恩,金印斗大龟龙纹。

大开藩卫制方面,期以忠义酬明君。

宣威布德民大悦,把菜一笠谁敢夺。

黄犊春耕万陇云,氂尨夜卧千秋月。

去岁壶阳戍守时,下车爱民如爱儿。

壶山苍苍壶水碧,父老至今歌咏之。

欲为将军纪勋绩,天家自有麒麟笔。

愿续壶民歌太平,磨崖勒尽韩山石。

(0)

独钓寒江

大海有鲸鱼,五岳其鼻额。

任公钓不来,烦尔一丝雪。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