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凄凄生夏寒,故人望望惜清欢。
停云底事能相阻,后土何时可得乾。
无事甘为犀首饮,切云聊着屈平冠。
闭门客散且高卧,户外泥深没马鞍。
阴雨凄凄生夏寒,故人望望惜清欢。
停云底事能相阻,后土何时可得乾。
无事甘为犀首饮,切云聊着屈平冠。
闭门客散且高卧,户外泥深没马鞍。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晴朗天气的渴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自然界的静谧与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阴雨凄凄生夏寒,故人望望惜清欢”,开篇即渲染出雨天的阴冷氛围,同时点明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雨中的寒冷与孤独,与往日相聚时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颔联“停云底事能相阻,后土何时可得乾”,进一步深化了对雨天的不满与无奈。诗人似乎在责问天空为何要阻止聚会,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不解与渴望晴朗的心情。这里的“后土”借指大地,暗示了对大地恢复干燥的期待。
颈联“无事甘为犀首饮,切云聊着屈平冠”,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情怀。诗人甘愿与朋友饮酒作乐,即便没有特别的事由,也愿意穿上象征高洁的犀首冠和切云冠,仿佛在借古代文人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尾联“闭门客散且高卧,户外泥深没马鞍”,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寞的画面。诗人选择闭门独处,享受片刻的宁静,即使门外的泥泞深至马鞍,也不妨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个人空间的珍惜,也体现了对现实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瀛洲种玉。总付与花神,月底深斸。
琢就瑶笄,光映鬓云斜矗。
几度借取搔头,别试汉宫妆束。
风露冷,幽香半襟,淡伫阑曲。亭亭雪艳愁独。
爱粉沁冰筒,须拈金粟。石上那回磨断,争忍轻触。
一自楚客归来,珠履旧游谁续。
秋梦起,残妆半簪坠绿。
向芙蓉湖上驻兰舟,凄凉胜游稀。
但西泠桥外,北山堤畔,残柳依依。
追忆莺花旧梦,回首冷烟霏。
惟有盟鸥好,时傍人飞。
听取红筵象板,尽歌回彩扇,舞换仙衣。
正白萍风急,吹雨暗斜晖。
空惆怅、离怀未展,更酒边、忍又送将归。
江南客、此生心事,只在渔矶。
九日西城路。滟平川、黄云万顷,碧山无数。
百尺危楼堪眺望,抖擞征衫尘土。
又惹起、悲凉今古。
佩玉鸣銮春梦断,赖高情、且作风烟主。
嗟往事,向谁语。人生适意真难遇。
对西风、满浮大白,狂歌起舞。
便得腰悬黄金印,于世涓埃何补。
愈想起、渊明高趣。
莫唱当年朝士曲,怕黄花、红叶俱凄楚。
愁正在,雁飞处。
人间华丽,恰似风前烛。
万事转头空,世外隐、仙家清福。
灵峰霞洞,四序不知秋,松为伴,竹为邻,闲唱无生曲。
琴书乐性,道用调金木。
炼出九霄身,六铢挂、朝元去速。
永无生老,升入大罗天,任世海,变桑田,真与神仙逐。
神仙风范,长生门户,从来道德为基。
馀外万般,留心一念,颠狂造作皆非。真教示开迷。
自上古轩辕,龙驾齐飞。
代代相传授,至今日,尽归依。虚无千圣同规。
盖摧残嗜欲,剖判天机。
贪利喻信雠,观身似梦,婪耽不整容仪。
恬素返希夷,任垢面蓬头,纸袄麻衣。
行满都抛却,泛寥廓,步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