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
穷冬时短晷,日尽西南天。
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
穷冬时短晷,日尽西南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开篇即以“省署开文苑”点明场景,文苑作为一种官府中的文学聚会之地,此处暗示诗人薛据在官署中参与文艺活动,展示了当时文人的雅集生活。而后“沧浪学钓翁”则是对古代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沧浪”指的是水波,可能是指一处静谧的湖泊或河流之旁,而“学钓翁”则是模仿古人隐者范蠡的渔翁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古代高士生活方式的向往,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与情怀。
接着“穷冬时短晷”一句,则是用来形容时间流逝的速度,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太阳似乎更早地落山。这里的“穷冬”指的是年末最为严寒的时候,而“短晷”则说明日照时间的短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时间易逝、岁月匆匆之感。
最后,“日尽西南天”一句,更是强化了冬日昼短夜长的氛围。这里“日尽”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而“西南天”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方向或地点,这里被用来形容夕阳的所在,增添了一份淡远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悠闲生活状态的无限憧憬。
种竹期十年,栽橘盈千头。
虽云多远虑,无乃为身谋。
高人绝尘累,俟德居此丘。
泰宇无畦畛,虚空有天游。
仁义尚蘧庐,道德成安流。
结茅依翠微,极目际平畴。
白云度寥廓,黄鹄下沧洲。
百世此周览,我志尚可求。
祇应柴桑翁,真趣共悠悠。
羽人归丹丘,轻房冒苍顶。
云飞北斗坛,瀑洗洪崖井。
三更火交坎,八十雪垂领。
深香熨玉釜,淑气回丹鼎。
彼空此亦无,物动我自静。
灼知乔松辈,元涉羲老境。
一来受清涤,内悟开微儆。
请添无为香,上有萧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