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因此建雄名。
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因此建雄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新柳》。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新生的柳树,表达了诗人对于柔性胜刚、和气致远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寄寓了对友情和知音难求的感慨。
“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这两句通过柳树的生长特性,说明了柔弱之物往往能够坚持到最后,甚至超越那些强硬但容易枯萎的树木。这里体现出诗人对生命力和毅力的赞美。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柔弱之物的力量,它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延伸和繁衍,显示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柔性与刚性的对比,既是自然界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世间的智慧选择。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大自然的节奏和情感的流动。天地万物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本身就拥有和谐之气,而当它们遇到春风夏雨这样的自然景象时,便生发出特有的情怀。这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
“谁道少逢知己用, 将军因此建雄名。”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人际关系的层面。诗人通过柳树的形象,感慨于难得的知音,而将军之所以能建功立业,也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和利用这些难寻的真心朋友。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景物,更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
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
一分月缺,多半秋过。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
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
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桐墨题欢,蒲帆卷恨,匆匆催上吴舲。
何处停桡,前头有座旗亭。
绿濛濛地人家柳,忆当初、此地移筝。
到如今、纸阁芦帘,记不分明。
人生但似江潮水,便两三枝桨,打也难分。
已是离筵,休教酒又愁醒。
湖天如梦低归雁,怕芦花、不算飘零。
一程程、风起潮声,雨做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