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期十年,栽橘盈千头。
虽云多远虑,无乃为身谋。
高人绝尘累,俟德居此丘。
泰宇无畦畛,虚空有天游。
仁义尚蘧庐,道德成安流。
结茅依翠微,极目际平畴。
白云度寥廓,黄鹄下沧洲。
百世此周览,我志尚可求。
祇应柴桑翁,真趣共悠悠。
种竹期十年,栽橘盈千头。
虽云多远虑,无乃为身谋。
高人绝尘累,俟德居此丘。
泰宇无畦畛,虚空有天游。
仁义尚蘧庐,道德成安流。
结茅依翠微,极目际平畴。
白云度寥廓,黄鹄下沧洲。
百世此周览,我志尚可求。
祇应柴桑翁,真趣共悠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晞远的《心远堂》,描绘了诗人期待竹林橘树繁茂,寓含深意的人生理想。首句“种竹期十年,栽橘盈千头”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种竹寓意长远之计,栽橘则象征丰收与富饶。接下来,“虽云多远虑,无乃为身谋”表达了诗人深思熟虑后的个人打算,认为这样的布局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
“高人绝尘累,俟德居此丘”赞美了高洁的人格,他们超脱世俗,追求品德高尚的生活。诗人向往“泰宇无畦畛,虚空有天游”的自由境界,即心灵超越物质束缚,遨游于天地之间。他强调仁义如蘧庐(简陋的住所),道德如流水般自然流淌。
“结茅依翠微,极目际平畴”描述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环境,以及开阔的视野。诗人期待在白云飘荡、黄鹄翱翔的自然景色中,长久地欣赏并追求内心的志向。最后两句“百世此周览,我志尚可求”,表达出诗人对未来世代都能理解并追求这种深远心境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心远堂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格、超然生活和永恒志向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凡入圣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