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有淑女,嫔为君子室。
步摇明月珠,佩戛荆山璧。
绰约生香风,芙蓉照春色。
雅韵抱流云,光华争丽日。
婉娈两情深,誓并鹣鹣翼。
恃德不恃色,君心有转易。
耳入侍儿言,弃置在一夕。
挥泪下君堂,幽房暗如漆。
回望旧帘栊,远若云天隔。
镜此倾国姿,只博衫袖泾。
不及长干倡,挟瑟笑君侧。
朱门有淑女,嫔为君子室。
步摇明月珠,佩戛荆山璧。
绰约生香风,芙蓉照春色。
雅韵抱流云,光华争丽日。
婉娈两情深,誓并鹣鹣翼。
恃德不恃色,君心有转易。
耳入侍儿言,弃置在一夕。
挥泪下君堂,幽房暗如漆。
回望旧帘栊,远若云天隔。
镜此倾国姿,只博衫袖泾。
不及长干倡,挟瑟笑君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淑女在朱门中的命运变迁,从被宠爱到被冷落的故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明月珠”、“荆山璧”、“香风”、“芙蓉”、“流云”、“丽日”等意象,展现了淑女的美丽与高洁,以及她所处环境的奢华与美好。
首句“朱门有淑女,嫔为君子室”,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位淑女在富贵人家中生活,作为君子的配偶。接着,“步摇明月珠,佩戛荆山璧”两句,以珠宝的光芒来比喻淑女的美貌与高贵气质,暗示她的生活充满光彩。
“绰约生香风,芙蓉照春色”描绘了淑女的动人姿态,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荷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接下来,“雅韵抱流云,光华争丽日”进一步赞美了她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如同云中之流,日光之下熠熠生辉。
“婉娈两情深,誓并鹣鹣翼”表达了淑女与君子之间深厚的爱情,如同鹣鹣鸟般相互依偎。然而好景不长,“恃德不恃色,君心有转易”揭示了淑女的悲剧命运,尽管她凭借美德而非容貌获得宠爱,但最终还是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失去了君王的心。
“耳入侍儿言,弃置在一夕”描述了淑女因听信他人谗言而被抛弃的情节,一夜之间从荣华走向凄凉。“挥泪下君堂,幽房暗如漆”表现了她被贬黜后的孤独与绝望,身处黑暗之中,再也看不到往日的光明。
“回望旧帘栊,远若云天隔”表达了淑女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那些回忆都已遥远得如同天边的云彩。“镜此倾国姿,只博衫袖泾”讽刺了她曾经的美貌,最终只换来了微不足道的待遇。“不及长干倡,挟瑟笑君侧”则以民间歌女的快乐与自由,反衬出淑女命运的悲惨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权力与欲望面前的脆弱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复杂态度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潜鳞思纵壑,倦羽欲归林。
平生山水兴,过眼必登临。
况复西风来,天云布层阴。
残暑退十舍,新凉直万金。
寒光流素魄,远碧露危岑。
高士感时节,忘言发幽琴。
子期不可作,天地知吾心。
林木为之振,人间无此音。
诗成寄孤客,清飙一披襟。
会当逢好景,藜杖去相寻。
人生饮天和,各抱无弦琴。
云何不自开,溺彼宫商音。
郑卫剧淫哇,听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荡,万劫迷真心。
安得佛之力,与世开群瘖。
神机运帝车,元气如酌斟。
鱼鸟得其性,云渊自飞沉。
不见南风歌,仁声入人深。
吏涂牛马走,未老颜色槁。
归来隐林坰,富贵轻毫杪。
前村梅树芳,点萼红犹小。
问讯疏篱边,侧听迎春鸟。
春工有先驰,一浣忧心悄。
寒梢未粘玉,攀折嫌太早。
吹香定重来,宿留严冬后。
明朝韶景妍,更不齿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