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二》
《点绛唇·其二》全文
清 / 胡汉民   形式: 词

大好河山,登临忍舍风光美。且因君起。

明月人千里。故国归与,历历从前事。心如水。

臣门如市。不是平生意。

(0)
鉴赏

这首词以"大好河山"开篇,表达了对壮丽江山的赞美之情,然而紧接着的"登临忍舍风光美"却透露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似乎在说美景当前,却不得不离开。"且因君起"暗示了离别之由,可能是为了远方的朋友或责任所迫。

"明月人千里"描绘了一幅月夜思乡的画面,遥远的距离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沉。接下来的"故国归与,历历从前事"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词人心中充满了感慨。

"心如水"运用比喻,形容心情平静如水,但又波澜起伏,难以平静。"臣门如市"则借朝廷门庭若市的景象,暗喻世事纷扰,仕途艰难,这并非词人原本的生活理想。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又有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展现了词人复杂而细腻的心境。胡汉民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往往融入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际遇,这首《点绛唇》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胡汉民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塞上逢故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0)

孤寂吟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

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

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

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

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

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

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

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

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

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

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

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

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

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

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

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

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

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

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

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

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

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

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

尘滴存乎未免?,莫弃这边留那边。

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

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

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

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

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

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

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

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牙琴。

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0)

送刘秀才归江陵

花间祖席离人醉,水上归帆落日行。

(0)

乐府古题序.田野狐兔行

种豆耘锄,种禾沟圳。禾苗豆甲,狐榾兔剪。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0)

秋思二首·其一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馀。

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

(0)

唐享昊天乐.第九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