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召风雨,仁义徕蒸民。
有感岂不孚,所贵惟道真。
显允孟夫子,为邦善经纶。
阳和一以播,弦歌日莘莘。
至今舆人诵,恻恻怀二亲。
税履表遗爱,危亭瞰通津。
严山石齿齿,严水波鳞鳞。
水石会销歇,景耀垂千春。
鱼龙召风雨,仁义徕蒸民。
有感岂不孚,所贵惟道真。
显允孟夫子,为邦善经纶。
阳和一以播,弦歌日莘莘。
至今舆人诵,恻恻怀二亲。
税履表遗爱,危亭瞰通津。
严山石齿齿,严水波鳞鳞。
水石会销歇,景耀垂千春。
这首明代黄佐的《严州孟太守去思亭》描绘了孟太守在严州任职期间,凭借仁义之政吸引民众,如同召唤风雨般凝聚人心。他的德行深得民心,人们对他充满敬仰,认为他治理有方,犹如孟夫子般明察秋毫,善于规划国家大计。他的政策如同阳和之气,广为传播,使得教化普及,百姓生活和谐。
诗中提到,直到今日,人们仍怀念他,深情地诵读他的事迹,对他的父母般的关怀充满感慨。去思亭不仅是他留下的遗迹,也是他爱心的象征,亭子位于交通要道,可以俯瞰通衢。严州山水因其名字而显得庄重,仿佛石头上刻着他的威严,河水波光粼粼,仿佛承载了他的智慧。
最后,诗人感叹水石虽有消散之时,但孟太守的光辉业绩和精神将永垂千秋,成为后世的典范。整首诗赞美了孟太守的政绩和个人魅力,以及他对地方的深远影响。
前年挂席趋北斗,九月泊舟都门口。
绣衣人是同乡人,骑马江边问行久。
龙江驿里同徘徊,呼酒饮我何壮哉。
兴酣往事真草草,愿倾东海添樽罍。
别后倏忽几寒暑,吴江木落洞庭雨。
黔巫东望山嵯峨,恨不高飞插翎羽。
丈夫本是重四方,眼底道路如寻常。
风帆早晚下吴会,仍寻旧约歌慨慷。
西溪渺何许,乃在杨林阿。
杨林古名族,乐安世其家。
家住溪水曲,林木相交加。
地僻网罟绝,溪邃游鱼多。
濈濈聚弱藻,洋洋戏新荷。
逆水微波生,仰沫细雨斜。
跳跃自有适,出没静不哗。
杨族有名士,考业咀英华。
爱此鱼性乐,契彼道味嘉。
乃知天机妙,万象皆森罗。
却鄙中散慢,宁效濠梁誇。
缅怀旱麓诗,载赋西溪歌。
永言继真躅,胜景垂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