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刑遍空于囹圄,八风调顺兴时雨。
我且惭无及物功,哀哉狱讼经炎暑。
清凉坐起受官荣,几许能仁善规矩。
倏忽从天降下来,霶沱敢望如斯睹。
预丰苗稼瑞三秋,有感必通消灾苦。
恤刑遍空于囹圄,八风调顺兴时雨。
我且惭无及物功,哀哉狱讼经炎暑。
清凉坐起受官荣,几许能仁善规矩。
倏忽从天降下来,霶沱敢望如斯睹。
预丰苗稼瑞三秋,有感必通消灾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炎热夏季中关心民众、思考如何减轻刑罚并及时调解纷争的场景。诗人通过“恤刑遍空于囹圄”表达了对监狱中囚徒的同情,希望能为他们带来凉爽和安慰。接着,“八风调顺兴时雨”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天气适宜、万物滋润的情景,暗示着诗人期待的美好境界。
“我且惭无及物功,哀哉狱讼经炎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为民做出更多贡献的自责之情,以及对于那些在酷热中仍然纠缠于狱讼之苦难者的同情。
“清凉坐起受官荣,几许能仁善规矩”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清凉的环境中接受官职的荣耀,并且通过仁德和善良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后,“倏忽从天降下来,霶沱敢望如斯睹。预丰苗稼瑞三秋,有感必通消灾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降雨的喜悦,以及期待这种美好景象能够为农业带来丰收,从而减轻人民的灾难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比炎热与清凉、刑罚与慈善,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政治理想,是一篇充满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佳作。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
今来须约烂漫看,及过风雨又已后。
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
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
先时已落已扫除,最晚堪怜子所厚。
呼童归遗不可缓,金盘付与急奔骤。
暮还已见映雪髻,初拈尚觉香在袖。
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钟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
伊人利营构,思欲新其居。
匠筑经旧址,檐楹碍高樗。
且云忍不伐,何以成吾庐。
人言此树古,百怪所凭依。
独秉一定议,自将群俗违。
乃俾执柯者,丁丁霜刃挥。
歼殒条百尺,横朴株数围。
从兹朝夕间,不闻鸟雀喧。
既能考子室,而复高其门。
周也昔骋辩,得以不材论。
工今诚匪度,苟害安可存。
舟楫且非藉,薪爨聊用燔。
莫比沟中断,区区望牺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