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策东篱路,煌煌寒菊英。
我岂无他人,底事忆渊明。
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
悠然见南山,此意谁与评。
晨策东篱路,煌煌寒菊英。
我岂无他人,底事忆渊明。
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
悠然见南山,此意谁与评。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冯时行所作,名为《忆渊明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唐代文学家韩愈(字渊明)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个性。
“晨策东篱路,煌煌寒菊英。”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踏着薄霜,走在篱笆旁的小道上,寒风中孤零零的菊花依旧开放,这是诗人内心凛然、高洁情操的写照。
“我岂无他人,底事忆渊明。” 诗人自问,为何会特意记得渊明(韩愈)呢?这是因为渊明不仅文学造诣极高,而且品行端正,是诗人心中的榜样和精神寄托。
“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世俗的羁绊,忘却那些琐碎的言谈,达到一种豁然开朗、洞悉万物的境界。
“悠然见南山,此意谁与评。” 最后,诗人悠然地仰望着南山,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是需要有深刻理解和同样追求的人才能共鸣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韩愈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和纯粹文学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