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洞仙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景和回忆中的故事。词的主人公冰肌玉骨,身处清凉环境,没有汗液,暗示其身份尊贵。在水殿微风中,暗香四溢,绣帘轻启,明月如窥视般洒下清辉,主人公辗转反侧,钗横鬓乱,显示出内心的不宁静。
接着,词人通过描写主人公起身携手,庭户寂静,只有稀疏的星光穿越银河,营造出夜晚深沉而神秘的氛围。时间推移,夜已三更,银河淡去,玉绳(北斗七星之一)缓缓转动,暗示时光流逝。
最后,主人公感叹西风何时才会到来,暗寓岁月匆匆,不知不觉间已悄然更迭。整首词以个人的感触,融合了历史的记忆,既有宫廷生活的奢华,又有岁月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步上姑胥台,悲风来大荒。
古坟何嶕峣,下有黄金堂。
宝衣化寒灰,月露浩茫茫。
前朝割据时,复作繁华场。
侯王及厮役,聚敛归北邙。
感此拔剑舞,青山为低昂。
秉烛方视夜,歘忽明东方。
我非好名人,亦起羊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