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何所为,无事亦囱囱。
混俗因知性,过时始养蒙。
石池涵谷水,山径满松风。
欲悟观心理,桃花几树红。
自怜何所为,无事亦囱囱。
混俗因知性,过时始养蒙。
石池涵谷水,山径满松风。
欲悟观心理,桃花几树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自我反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首句“自怜何所为,无事亦囱囱”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审视,似乎在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和日常生活的状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或自省的情绪。接着,“混俗因知性,过时始养蒙”两句,通过“混俗”(融入世俗)与“知性”(了解本性)、“过时”(错过时机)与“养蒙”(培养智慧)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成长与智慧积累的重视。
“石池涵谷水,山径满松风”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石池映照着山谷中的流水,山间小径上松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样的环境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欲悟观心理,桃花几树红”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观察内心世界,达到某种心灵的觉醒或顿悟。桃花盛开的景象,既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转变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和审美情趣。
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锄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愿人间识。
乾坤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故人子房今九云,交情不断江湖滨。
江西使漕却驺骑,故作敲门问字人。
黄金百镒笺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
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
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不动书不开。
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
翩翩鹤驭云冥冥,空向湖山访行迹。
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
芒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誇说客星。
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顾。
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
《作歌咏苏云卿》【宋·曾原一】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先生锄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愿人间识。乾坤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故人子房今九云,交情不断江湖滨。江西使漕却驺骑,故作敲门问字人。黄金百镒笺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不动书不开。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翩翩鹤驭云冥冥,空向湖山访行迹。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芒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誇说客星。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顾。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
https://shici.929r.com/shici/CeBjWlnLPA.html
众人生死如尘泥,一贤废死千载悲。
汉初董生不大用,厥政自此惭隆姬。
至今董生没虽久,语者为汉常嗟欷。
尹公素志任天下,众亦共望齐皋伊。
文章气节盖当世,尚在功德如豪氂。
安知蔓草蔽原野,雪霰先折青松枝。
百身可赎世岂惜,讣告四至人犹疑。
悲公尚至千载后,况复悲者同其时。
非公生平旧相识,跽向北极陈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