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晖求僧》
《元晖求僧》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入我门庭著我衣,面前说是背还非。

从来不作大人相,要个传家五逆儿。

(0)
鉴赏

这首诗《元晖求僧》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名为元晖的僧人寻求佛法修行的过程与心境。

首句“入我门庭著我衣”,生动地展现了元晖踏入寺庙,融入僧侣生活的情景。他不仅身体上穿上僧衣,更是在精神上融入了佛门的规矩与氛围。这句诗暗示了元晖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僧侣生活的适应。

次句“面前说是背还非”,则揭示了元晖在修行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反思。他在面对他人时或许能坦诚相待,但在背后却可能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质疑或反省。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复杂性,以及个人在追求真理与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后两句“从来不作大人相,要个传家五逆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从来不作大人相”表明元晖在修行中摒弃了世俗的骄傲与自大,以谦逊的态度面对佛法与自我。后一句“要个传家五逆儿”则可能是指元晖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够影响后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愿意成为引导他人走向正道的“逆子”,即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叛逆的角色,但实际上是为了更大的目标——传承佛法,启迪众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元晖的求学经历,探讨了修行者内心的矛盾、自我反省与最终的觉悟,以及在佛法传播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它不仅展示了个人修行的深刻内涵,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自我超越、慈悲为怀和普度众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题程序伯丈

烟波满纸凉于洗,一片湿云收不起。

遥山暝合青苍茫,丛苇萧萧声在纸。

桥南茅屋水面开,钓艇摇入芦花里。

雪鬓渔翁换酒归,自脱蓑衣挂船尾。

(0)

呈恩缄庵尚书·其三

见贼哗相走,失律则有诛。

岂不畏军政,强懦同一途。

战罢按功罪,黑白互欺诬。

桃僵或李代,攻瑕且掩瑜。

计非厉选锋,畴其奋前驱。

值兹寇氛恶,同仇极海隅。

激扬术匪难,拊循情自孚。

岂无翘关材,英风冠万夫。

徒木信能示,食駮报可图。

盘根畏利器,况乃摧朽株。

(0)

呈恩缄庵尚书·其二

微兵数逾万,一家萃胡越。

势既等乌合,抟沙终坼裂。

懵然金鼓间,步伐棼无节。

耳目囿韬钤,恩威轻斧钺。

未能指臂联,何以著勋烈。

古人推腹心,情谊敷恺切。

嗜好喜忌殊,才能赢缩别。

仁义即法律,沦浃在肤发。

齐然为我用,赴蹈亦愉悦。

乃知背水师,操术徒诡谲。

(0)

江上晚眺

暝色野无际,江皋人未还。

乱流孤浸日,寒树远沈山。

沙晚群鸥静,天空一鸟间。

沧浪有渔子,乘兴欲追攀。

(0)

书吴祭酒集·其二

合肥司马虞山叟,鼎足声名莫共论。

初愿岂殊陶隐士,义心终胜赵王孙。

余生白发悲歧路,故国青山有泪痕。

肠断龟年谭往事,宫槐秋雨最销魂。

(0)

湘源纪行

古木森苍崖,飞云挂石屋。

南风三日程,吹送湘水曲。

诸山若屏障,秀色疑可掬。

时维暮春初,晴晖散平陆。

蘅芜杂荪荃,细碎纷众绿。

山花如有情,时炫游子目。

遥看白鸟下,径就陂塘浴。

净极不容唾,况敢濯我足。

当年子屈子,行吟想芳躅。

至今湘水流,不共江河浊。

海洋尔何山,灵源此中蓄。

何当访幽胜,一就峰顶宿。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