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满纸凉于洗,一片湿云收不起。
遥山暝合青苍茫,丛苇萧萧声在纸。
桥南茅屋水面开,钓艇摇入芦花里。
雪鬓渔翁换酒归,自脱蓑衣挂船尾。
烟波满纸凉于洗,一片湿云收不起。
遥山暝合青苍茫,丛苇萧萧声在纸。
桥南茅屋水面开,钓艇摇入芦花里。
雪鬓渔翁换酒归,自脱蓑衣挂船尾。
这首清代诗人孙周的《题程序伯丈》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烟波满纸凉于洗”,以纸上的墨迹比喻烟波浩渺,形象地传达出水汽与墨色交融的清凉感。接下来,“一片湿云收不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湿润和迷蒙的氛围。
“遥山暝合青苍茫”描绘远处山峦在暮色中渐行渐远,与天际融为一体,展现出广阔而迷茫的景色。紧接着,“丛苇萧萧声在纸”通过听觉,引入了芦苇在风中的瑟瑟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桥南茅屋水面开,钓艇摇入芦花里”描绘了近景,茅屋坐落在水边,钓艇悠然划过,驶入芦花丛中,显得宁静而富有诗意。最后两句,“雪鬓渔翁换酒归,自脱蓑衣挂船尾”,刻画了一位白发渔翁结束一天的劳作,换酒归来,轻松地脱下蓑衣挂在船尾,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渔夫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深山一夜惊黄叶,萧萧满林风扫。
瘦柳敧霜,低芦冱水,凉得吟蝉都少。清溪半绕。
已溪上炊烟,一丝青袅。
知近禅扉,残钟隐隐出林杪。何时买山事了。
赁舂终下计,何似耕钓。
但近村边,能通船处,细选三间屋料。休嫌地小。
任种菜栽梅,春秋都好。不见西风,晚鸦栖树早。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
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
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乡关路,愁云积。
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
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玉笛临风,金杯醉雨,愔愔绿暗芳树。
梦中犹觅,春痕病起,又添别绪。
莺留蝶恋,只杜宇、催他归去。
望小桥,一片伤心,细草远连南浦。
频搦管、自抄近句,恐洒泪、向时游处。
采兰且待明年,折柳定难少住。
月楼花馆,算尽是、短长亭路。
怅美景,来往匆匆,可惜等闲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