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雨桥难上,扪幽径别穿。
偶逢云过岭,一似釜生烟。
鸟白林边识,榴红涧底然。
旅怀掁触甚,吟稳向江天。
冲雨桥难上,扪幽径别穿。
偶逢云过岭,一似釜生烟。
鸟白林边识,榴红涧底然。
旅怀掁触甚,吟稳向江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段桥前往龙潭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首句“冲雨桥难上”,开篇即以风雨中的艰难行走,营造出一种旅途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接着,“扪幽径别穿”一句,通过触摸那条隐秘的小路,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探索性和未知性,仿佛在寻找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
“偶逢云过岭,一似釜生烟”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云雾缭绕的山岭比作沸腾的锅中升起的烟气,既形象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变幻莫测的感慨。
“鸟白林边识,榴红涧底然”则转向对自然生物的观察,白色的鸟儿在树林边飞翔,红色的石榴花在山涧底部绽放,色彩鲜明,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旅怀掁触甚,吟稳向江天”表达了诗人面对旅途中的种种触动,内心情感的激荡与稳定。他将情感融入诗歌之中,向着江天吟唱,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歌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落日大江树,扬帆帝子洲。
仙台看不尽,天堑划分流。
水击三千舶,云甍十二楼。
腹心归掌握,参佐见风猷。
吏事饶谈笑,公馀得卧游。
烟花驰道晚,霜叶禁宫秋。
潮阔连沧海,天清辨虎丘。
莼鲈未须羡,乡思总能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