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圃如燔木叶黄,火轮从早出扶桑。
伫观罪己侔汤德,更愿求言举汉章。
冤死岂能无孝妇,当烹应复有弘羊。
可怜野老吞声哭,此意何由达上苍。
田圃如燔木叶黄,火轮从早出扶桑。
伫观罪己侔汤德,更愿求言举汉章。
冤死岂能无孝妇,当烹应复有弘羊。
可怜野老吞声哭,此意何由达上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的景象,田野里的庄稼枯黄如同燃烧的树叶。火轮(太阳)从早晨就升起,烤灼着大地,直到西边的扶桑(古人认为太阳由东方扶桑出,西方浑河入海)。诗人在这样的景象中反思自己的过错与德行,希望能够得到指正和提升,以符合汉代的高标准。
接下来的几句写到了冤死的人可能有孝顺的妇人为其哀求,而那些本应被烹杀的羊也可能因旱灾而复生。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农的同情,他们在旱灾中含悲吞声,无法将自己的苦难诉说给上天。
整个诗篇通过对干旱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诗人的忧虑,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馀花送春暮,群绿迎夏初。
清晨出郡郭,溪山含雨濡。
宿霭昏近麓,初阳滟平湖。
空明映山树,澹淡浮青芜。
亭亭天际峰,微茫如有无。
纵棹水波阔,叩舷幽意抒。
白鸟若娱人,尽日鸣菰蒲。
举酒一相嘱,岸巾清啸馀。
佳游虽浩荡,离念终郁纡。
寄与北来客,赏心良自诬。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
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
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
皇有大猷,其成落落。文武不世,千载无作。
圣人勃兴,积厚施博。作之新之,以底远略。
既发我明,既达我聪。合变体经,神化无穷。
长毓儒雅,蓄砺兵戎。无思不服,物有其容。
夙夜不怠,济我丰功。济济朝廷,有名有实。
多士在服,百工励翼。礼乐兴矣,刑政既达。
郁乎有文,绍周之则。绵绵句丽,莽莽河湟。
绝彼东海,逸于西疆。或剪或怀,德威孔扬。
列我郡县,袭我衣裳,于前人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