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
吾疑耳到猿啼处,却是猿声随风奔。
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于世何所恋。
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
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
吾疑耳到猿啼处,却是猿声随风奔。
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于世何所恋。
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听猿的叫声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开篇“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夜晚环境中,猿鸣之声穿过寂静的空气,清晰地传入诗人的耳畔。紧接着“吾疑耳到猿啼处,卻是猿声随风奔”则展现了诗人对这种声音来源的好奇与探究,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可捉摸的情感。
中间两句“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于世何所恋”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观猿鸣来思考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对待世俗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对这个世界到底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最后两句“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则是对前面意境的进一步强化。在这样一个寂静而又略带寒意的夜晚,猿鸣声再次响起,这种声音竟使诗人的毛发都为之一振,内心深处被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魅力。
南楼暂倚,听何人、独向暮云吹笛。
明月空寒千万里,浮遍一天秋色。
姑射山头,瑶台月下,此际凄清绝。
望中见否,驾鲸骑鹤仙客。
遥想当日知音,柯亭妙响,千古真无匹。
吹破平生蕉鹿,梦冷露淋漓独立。
卫尉堂前,睢阳楼上,过眼都陈迹。
把杯笑问,几人辜负今夕。
高枝方袅娜,浅深次第,花魄醉春阴。
今朝登眺处,何事千红万紫不堪寻。
桃蹊李径,春风过、恶劣难禁。
任无情、黄莺杜宇,对此也伤心。浮沉。
燕巢泥上,芳草溪边,却飘零无定。
思往时、影翻帘箔,香满园林。
树头落尽成秋苑,闻花叹、泪落花茵。
衣袂上,有时片片相侵。
笑倚东窗,泥娇成困,半醉海棠初睡。
轻衫暂卸,小簟平铺,更有缕金鸳被。
试问南柯郡中,十二峰头,凭谁分队。
想多情识得,相思征路,寻欢同寐。
我欲趁、星眼朦胧,罗帏深处,摩弄桃腮玉臂。
只愁梦觉,折齿投梭,此际温存无计。
怎奈沾衾汗流,堆枕绿鬟,撩人容易。
莫教他、留恋高唐,还倩啼莺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