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虚斋挽诗·其二》
《赵虚斋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0)
鉴赏

这首挽诗《赵虚斋挽诗(其二)》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赵虚斋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学问精深、道德高尚之人的崇高敬意。

首联“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开篇即以“奥学”点明赵虚斋学问之深,通过“易通”表达其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同时借“御题褒句”和“圣恩隆”来赞美赵虚斋受到的极高赞誉与恩宠,彰显其德高望重的地位。

颔联“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进一步赞扬赵虚斋在学术上的创新与贡献。他独自撰写书籍,开创了前人未有的先例;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他能够公正地评判,体现了其学术态度的严谨与公正。

颈联“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指出赵虚斋在语言文字上的造诣深厚,无论是言辞还是文章,都能做到有根有据,且在不同情况下能灵活运用,展现出其卓越的文学才华。

尾联“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以“皋比”象征赵虚斋的讲学之地,暗示其学问广布,如同仙人般受人仰慕。然而,诗人也惋惜丁宽未能理解赵虚斋的学问之道,表达了对赵虚斋学术影响力未能完全被所有人理解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高度评价了赵虚斋在学术、道德、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邺城行

春花绣暖丛台西,邺城荡荡天与齐。

高台美人留不得,伊谁永卧邺城北。

石马荒寒狐兔走,叱吒笙歌复何有。

馀香一旦尽诸姬,遗臭千秋在人口。

奸雄弄国如弄丸,排风驱电万马奔。

能呼虎士作鹰犬,直以禹域为丘园。

何图大命等秋蟪,钧天未了空沈醉。

舞女犹传赵国声,宫人频话开元事。

邺城终古草离离,过客愁闻班马嘶。

世情转烛尔复尔,覆车不毖来无已。

仗剑争寻大泽蛇,合围正逐双飞雉。

本来棋局何亏成,盖威予圣天所惩。

横槊雄风顾安在,况乃孱郝当其庭。

何用此生狗脚朕,如鸟投罗兽投阱。

始知黄屋拥金根,不及青蓑汎烟艇。

驱罢车驰邺城下,七二冢存真孰假。

祇恐山灵软笑人,相携共对漫漫夜。

(0)

夏夜检三弟遗劄援笔泄哀

情殊景未迁,电瞬别今古。

琐琐百封书,垒垒一抔土。

开缄尘满衣,省事泪如雨。

声容不可复,执此同对语。

昔留讵为今,今留更何补。

似怜尺幅间,心血贮多许。

频年贱且劳,将母吾共汝。

盐齑既自甘,菽水意良苦。

传书半哀时,互慰亦十五。

乃知富逊贫,兄弟得相辅。

(0)

由京师寄和廉南湖二首·其二

瞥眼韶光客里过,心期迢递渺关河。

茫茫尘劫诸天黯,袅袅秋风万水波。

山鬼有吟愁不尽,菩提无语意云何。

欲探皕六兴亡迹,残照觚棱宝气多。

(0)

九月二十九日同散原觚庵复园絜先游七里泷

朝发山阴暮富春,扁舟事业未因循。

碧山红树可千里,故态狂奴能几人。

妖乱久应腰领绝,沧浪忽照鬓毛新。

遁亡东海情何极,重上西台意未驯。

(0)

散叟去后独游云林寺二首·其二

入望禅机第几乘,金松翠竹白云层。

突峰汹涌长遮日,迥殿深冥欲上灯。

寂寂石坛双塔影,沉沉钟梵四天应。

再来谁共茶时梦,一个襕衫扫叶僧。

(0)

九日怀人四首·其四石遗

佳节从来忆兄弟,中年恨事更相参。

何生重倚斜街月,酒后论诗说木庵。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