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
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
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
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
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嗣初的《水调歌头》,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名节和官位的看法,以及对朋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名节(即名声与节操)原本就很重要,而官职的荣耀也不容小觑。接下来的“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则是说世俗对待这些重大的东西却像儿戏一样,而自己却能在其中辨识出真正的朋友和光明之星。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廷景象,其中“黄屋龙旗”指皇帝的宫殿与旗帜,而“苍石渔丝”则是形容山川河流的壮观。然而在这壮丽背后,“谁辱又谁荣”暗示了权力斗争和个人荣辱的复杂性。
诗人通过“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表达了对朋友间那种超越时间、不受世事干扰的情谊的理解与欣赏。紧接着,“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则是怀念历史上的英雄和真诚之士,他们在乱世中保持着自己的节操。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这些英雄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虽然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内心都坚守着一样的高尚品格。随后的“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则是说他们或致力于国家大事,或隐居江湖,以自己的方式寻求精神寄托。
最后,“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跨越时空、传颂千古的忠诚朋友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