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七》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七》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我思避世士,乃在匡山陬。

身与浮云閒,心与造物游。

躬耕岂不劳,田野日休休。

有酒且孤斟,得句还自讴。

黄鹄举千仞,万事同一沤。

孤怀信高鶱,清风邈难俦。

望之不可及,使我中心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首句“我思避世士,乃在匡山陬”点明了诗人对避世隐居生活的向往,将理想中的隐士形象置于匡山的边缘,暗示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

接下来的“身与浮云閒,心与造物游”两句,通过“身闲”与“心游”的对比,展现了隐士既超然于物质世界之外,又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这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躬耕岂不劳,田野日休休”则以躬耕为喻,说明即使在劳动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体现了隐士生活的另一面——虽有劳作,但内心却因与自然的亲近而感到愉悦与放松。

“有酒且孤斟,得句还自讴”描绘了隐士独饮自乐、吟诗抒怀的情景,进一步展示了其自在洒脱、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黄鹄举千仞,万事同一沤”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百态比作海面上的泡沫,强调了对世间事物的淡泊与超然,体现了隐士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孤怀信高鶱,清风邈难俦”表达了隐士内心的高洁与孤独,以及对清风的向往,暗示了其追求的精神高度难以被世人所理解或达到。

最后,“望之不可及,使我中心忧”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观葵花

蜀葵生庭间,甚为人所惜。

昨日始开花,今朝已岑寂。

(0)

赠彭埙还长洲·其一

与子连宵对客床,觉来犹听诵琅琅。

已看丱角超馀辈,想见成人更老苍。

自昔才华推阮谢,只今述作愧班扬。

明朝独上扁舟去,遥望姑苏隔渺茫。

(0)

赠张清纪根致仕还蕲州

御敕新颁五色鲜,赐归今见宠恩全。

同朝愧我犹为客,投老如公即是仙。

行李萧萧秋色外,征帆渺渺夕阳前。

蕲山回首还相忆,清梦时应到九天。

(0)

元夕赐观灯·其一

圣主无为致太平,九重欢赏洽舆情。

东风大地春如海,午夜星河火作城。

鱼跃鸢飞同化育,农歌社舞荷生成。

镐京侍宴荣恩遇,愿效赓歌答圣明。

(0)

挽杜若洲·其二

先生高世士,早岁已知名。

白发悲游宦,遗文叹老成。

故山秋鹤怨,宰树暮猿声。

令子能传业,徵词为勒铭。

(0)

晚次白河

日晚白河上,千官向此留。

天光临御幄,云气护宸旒。

柳外轮蹄集,山头猎火收。

故人同寝食,夜语独绸缪。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