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赐观灯·其一》
《元夕赐观灯·其一》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圣主无为致太平,九重欢赏洽舆情。

东风大地春如海,午夜星河火作城。

鱼跃鸢飞同化育,农歌社舞荷生成。

镐京侍宴荣恩遇,愿效赓歌答圣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宵节时君民同乐的盛况。首句“圣主无为致太平”,开篇即赞美了明君的治理之道,通过“无为”达到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无为而治”。接着,“九重欢赏洽舆情”一句,描述了皇帝与百姓共享欢乐,情感交融的场景,展现了君民一体的和谐景象。

“东风大地春如海,午夜星河火作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天的生机比作海洋,午夜的灯火比作城市,生动地描绘出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如同大海般广阔,灯火如同星河般璀璨,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鱼跃鸢飞同化育,农歌社舞荷生成”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鸢鸟在空中翱翔,农夫在田间歌唱,村社中舞蹈,这些场景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社会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自然共生的美好愿景。

最后,“镐京侍宴荣恩遇,愿效赓歌答圣明”两句,点明了诗人作为臣子,在皇帝举办的盛宴上受到恩遇,表达了他愿意以诗歌的形式来歌颂皇帝的英明,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更蕴含了对国家繁荣、君民和谐以及自然与人类共生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

少年看花日千遭,黄金买笑侠气豪。

盏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

河南布衣正婆娑,却笑因风想玉珂。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

独深于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

(0)

郴江百咏·其二十北园

一坞春风北苑芽,满川流水武陵花。

溪东旧观仙人宅,城内高楼刺史家。

(0)

梦中诗

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

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

(0)

有官千里再分竹,无地平畦堪种瓜。

(0)

华亭百咏·其八十二三洞庵

勾曲山头客,遨游到市尘。

星冠顶霜月,夜半正朝真。

(0)

寄衣曲

貂裘虽云温,非妾手中迹。

唯此万里衣,一针三叹息。

叹息恐人闻,缝时常避人。

开缄勿嫌涴,中有双泪痕。

江南十月雁初飞,边地才秋塞草衰。

衣成妾手君宁见,寒到君边妾自知。

寄书问征夫,好在何当还。

西风吹妾梦,夜度鲁阳关。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