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一》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一》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古风

壁带悬素琴,冲牙起瑶林。

月寒文甃百虫语,帘外桂花香雪深。

绣茵暗辍双龙枕,纹笥密收团凤锦。

西邻少妇少齐眉,宝帐芙蓉携醉归。

独自佳期长是误,璿霜欲下雁惊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首句“壁带悬素琴”,以“素琴”象征着高洁与清雅,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高远。接下来,“冲牙起瑶林”,通过“瑶林”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般的寂静所覆盖。

“月寒文甃百虫语,帘外桂花香雪深。”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月光的寒冷与百虫的低语形成鲜明对比,而桂花的香气则在深雪中弥漫,营造出一种既冷寂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绣茵暗辍双龙枕,纹笥密收团凤锦。”这两句继续深化了画面的细节,绣花的垫子上似乎有双龙在悄悄休息,而精致的竹箱里则收藏着团凤图案的锦缎。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暗示了主人身份的尊贵与生活的情趣。

“西邻少妇少齐眉,宝帐芙蓉携醉归。”这一句将视角转向了邻家的少妇,她带着微醺的醉意,从装饰着宝帐和芙蓉的家中归来。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爱情与夜晚的故事。

最后,“独自佳期长是误,璿霜欲下雁惊飞。”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错过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璿霜预示着寒冷的到来,大雁的惊飞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在描绘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秋夜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逝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0)

酬孟云卿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

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0)

初月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

照物不能长似镜,当天多是曲如钩。

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直使奔波急于箭,祗应白尽世间头。

(0)

奉和郑薰相公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莲峰隐去难辞阙,浐水朝回与出城。

(0)

八月奉教作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

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

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0)

感遇十二首·其九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