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波窅窅漾池光,平曳素云过短墙。
才到阶庭惊韵石,坐来衣袖染奇香。
草沾馀暖犹含绿,菊领新寒尽吐黄。
清露冥濛灯晻霭,恍疑身醉辋川庄。
晶波窅窅漾池光,平曳素云过短墙。
才到阶庭惊韵石,坐来衣袖染奇香。
草沾馀暖犹含绿,菊领新寒尽吐黄。
清露冥濛灯晻霭,恍疑身醉辋川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的雅致场景。首句“晶波窅窅漾池光”,以晶莹的水波荡漾出池塘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平曳素云过短墙”,描绘了轻柔的白云缓缓飘过低矮的围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才到阶庭惊韵石,坐来衣袖染奇香”两句,通过“惊韵石”和“衣袖染奇香”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不仅香气扑鼻,还能让衣物染上芳香,让人感受到菊花的高洁与芬芳。
“草沾馀暖犹含绿,菊领新寒尽吐黄”则进一步对比了草木与菊花的不同状态,草叶在余温中仍保持着一抹绿意,而菊花则在初寒中绽放出金黄色的花朵,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最后,“清露冥濛灯晻霭,恍疑身醉辋川庄”将赏菊的场景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庄相联系,通过“清露”、“冥濛”、“灯晻霭”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意境,仿佛置身于王维笔下的山水之中,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菊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我闻瞿昙四十九年,说法无一法,其如阿难总持成百夹。
鸠摩莲花舌本生,玄奘舍利毫尖发。
白马东来象教崇,青牛西去微言空。
成都玉局授书后,渐与金仙相对雄。
光庭灵素不须病,雅有片言为破诤。
但令世幻一切捐,法宝玄珠炯双映。
归去来,何快哉,两藏恰面湖山开。
我不能一麻一米骨作柴,亦不能啖硫黄钟乳十二钗。
顾家阿瑛竖子尔,亦解僧帽道人鞋。
光明藏中大自在,有骨不借青山埋。
黄山昔云与天通,三十六峰常冥濛。
晨昏日月转地中,下连沧海沃焦东。
嘄阳一足啼远松,天鸡野岸巢高风。
中有灵迹世难穷,洞门水帘捲郁葱。
五色闪映金银宫,秋风花落青桂丛。
闻有高人秘其踪,洗药流出砂泉红。
长年兀坐石床空,万物入手愁化工。
吾闻此山元气钟,异人往往时相从。
苔篇鸟书云雾封,我来启此心忡忡。
洞里韩终倘相逢,倒景同佩苍精龙,万二千年寿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