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昔云与天通,三十六峰常冥濛。
晨昏日月转地中,下连沧海沃焦东。
嘄阳一足啼远松,天鸡野岸巢高风。
中有灵迹世难穷,洞门水帘捲郁葱。
五色闪映金银宫,秋风花落青桂丛。
闻有高人秘其踪,洗药流出砂泉红。
长年兀坐石床空,万物入手愁化工。
吾闻此山元气钟,异人往往时相从。
苔篇鸟书云雾封,我来启此心忡忡。
洞里韩终倘相逢,倒景同佩苍精龙,万二千年寿无终。
黄山昔云与天通,三十六峰常冥濛。
晨昏日月转地中,下连沧海沃焦东。
嘄阳一足啼远松,天鸡野岸巢高风。
中有灵迹世难穷,洞门水帘捲郁葱。
五色闪映金银宫,秋风花落青桂丛。
闻有高人秘其踪,洗药流出砂泉红。
长年兀坐石床空,万物入手愁化工。
吾闻此山元气钟,异人往往时相从。
苔篇鸟书云雾封,我来启此心忡忡。
洞里韩终倘相逢,倒景同佩苍精龙,万二千年寿无终。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黄山行》描绘了黄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仙踪。首句“黄山昔云与天通”展现了黄山之巅与天空相连的雄浑景象,接下来的“三十六峰常冥濛”则突出了山峰的朦胧与深远。诗人通过“晨昏日月转地中”描绘了黄山地理位置的特殊,仿佛天地在这里交汇。
“嘄阳一足啼远松,天鸡野岸巢高风”运用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天鸡和远松寓言着长寿与宁静。洞中“灵迹世难穷”暗示着黄山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奇妙之处,如“洞门水帘捲郁葱”,五色斑斓的宫殿象征着仙境。
“洗药流出砂泉红”暗指仙人在此炼丹,泉水映照出神秘的红色,而“长年兀坐石床空”则描绘了隐士修行的孤寂生活。诗人感慨“万物入手愁化工”,感叹自然之力的伟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黄山元气的崇敬,期待能与仙人韩终相遇,共享永恒的青春。
整首诗以黄山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神话传说和隐逸情怀,展现出明代文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神韵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