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二》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衰白相逢赣水边,十年存没竟谁贤。

别来旧隐荒三径,醉后高谈惊四筵。

晚节功名君未免,半生忧患我堪怜。

秋风久负莼鲈约,归梦时时到剡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与老友在赣水边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友命运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衰白相逢赣水边”,描绘了两位年岁已高的老友在赣水边相遇的画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着,“十年存没竟谁贤”一句,表达了对过去十年间人事变迁的感慨,暗含对老友命运的同情与思考,提出“贤”的疑问,引人深思。

“别来旧隐荒三径,醉后高谈惊四筵”两句,通过对比别前后的变化,展现了老友之间深厚的情感和曾经的欢聚场景。荒芜的三径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

“晚节功名君未免,半生忧患我堪怜”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晚年的追求与得失,半生的忧愁与苦难,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诗人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对老友和自己的深切关怀与理解。

最后,“秋风久负莼鲈约,归梦时时到剡川”表达了对未能实现归隐愿望的遗憾,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秋风起时,诗人未能如愿回到故乡,只能在梦中寻觅那份宁静与自由,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老友重逢的回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岁月、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题潼川贾伯用崇雅閤出入体

寒乡晚学恨无书,亦有藏书不若无。

谩把词章作禽犊,或钻文字等虫鱼。

新签三万几成肆,拄腹五千犹类厨。

崇雅主人来索句,谩哦七字劝踌躇。

(0)

翌日对客雨中再和

风雨盲程不少宽,告焉藐藐似殷顽。

苦于风月佳时竞,甘向云霓望处悭。

天象自从盈里缺,人心正要用时閒。

浩然此乐无时极,应笑徽之兴尽还。

(0)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二十

风顺潮平日脚收,钱塘江上遇中秋。

堂堂背月争门入,要把平安报冕旒。

(0)

杨经母范氏挽诗

大父生逢世,严君死守城。

尊章全急义,娣姒得贤名。

夫子行无玷,男儿学有成。

典刑今已矣,风雨送红旌。

(0)

万州守潘拉登鲁池观荷花荔枝·其一

密林和雨剪离支,曲径留阴切藕丝。

自入渝涪山色恶,眼明见此鲁家池。

(0)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其五

再坐犹馀四屈卮,筋驽肉痹股生胝。

侍臣醉饱皇欢洽,更看终场角牴嬉。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