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
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
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
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
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
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
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
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
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
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
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
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体现了佛教对世间假相和因缘的看法,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开篇“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表达了对于肉体凡胎的羞愧与超脱尘俗之愿。接着,“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则描绘了一种被世间烦恼所困扰、内心不安的状态。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此段通过对比四种名称,强调了世间万象皆为空幻无常,其中“枯井”、“韛袋”、“朽故宅”和“幻三昧”都形象地表达了虚无与空寂的佛法哲思。
“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则借用“佛骂”(即佛陀)之名,以一种超脱现实的比喻,说明了对于内心解脱与真理追求的渴望。其中,“大海”和“死尸”都是寓意深远的象征,表达了对世间无常的洞察。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这一部分是全诗的高潮,通过“熟看”世间一切,揭示出万物皆是因缘聚合、无固定实质的道理,从而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则总结了前文所述的六种“惭愧”,表明对世间法执不生的智慧态度,以及对于内在解脱的坚定追求。整首诗偈通过深邃的佛教哲学思考和生动的比喻象征,展现了作者对宇宙真理与人生意义的独到见解。
梦绮春明,对黄花秀色,西风沈醉。
皎镜玉霜,人天更无红紫。
歌尘荡入云罗,幻璧月、琼枝奇丽。应记。
记瑶台旧游,霓裳仙队。芳倩竞蓉桂。
向梅边清课,须为桃李。十二翠屏,消得护花心事。
多情见说江东,占俊约、陈髯浑似。兰佩。
渺余怀、秋容画里。
别愁愁说,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
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
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
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
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
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
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
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
箧里虹光起。怪一编、铜斑玉血,冰斯惊视。
腕底摄来秦汉鬼,拓出君家印史。
忽郁律、蛟龙穿纸。
万颗红泥看不定,又镵成、趩?秋豪细。
金剪小,更谁似。燕然勒石平生事。
问老去、埋头篆刻,壮心消未。
结个行窝花竹里,闭户閒添吟思。
黎石鼎、除君能继。
五百峰堂披印卷,有瑶章、也刻骚人字。
携玉纽,索君拟。